当前位置:

龙伏镇:落实“春苗”行动,让新增耕地“出土长苗”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4-28 10:44:30
微浏阳
—分享—

12版资讯-2.jpg

龙伏镇坪上村培文片退草还耕的地块,在今年的"春苗"行动中种上了茄苗。刘珂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耕地是粮食安全的载体。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的今天,依法保护农业耕地,一亩也不能少。2022年,浏阳加快补齐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缺口,共完成耕地整改恢复1.41万亩。

“耕地恢复,只有落实耕种,让农作物‘出土长苗’,才算真正恢复。”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响应省田长办号召,开展新增耕地“春苗”行动,抢抓春季播种黄金期,落实农作物种植。4月25日,记者来到捞刀河畔的农业大镇龙伏镇,了解龙伏镇的耕地恢复及“春苗”行动落实情况。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许雅兰

“一盘棋”推动

今年“春苗”行动进度超95%

沿着永社公路驱车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嫩绿——道路两厢,是抛秧不久的早稻田。田里水波微漾,田野上方偶有白鹭飞过。

从一条支路转入坪上村培文片,这里有一片33亩多的土地,是今年龙伏镇落实“春苗”行动完成农作物种植的地块之一。10多厘米高的菜苗整齐地排列着,地上覆着薄膜,每株苗旁都插着防倒伏的竿子。

“这里种的都是茄苗,估计还有一个多月,就能长出茄子了。”龙伏自然资源所所长蒋罗说,培文片这块土地先前一直用于种草皮,有10年之久。长期铲挖草皮带走了大量泥土,损伤土壤,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我们选择先栽种茄苗,同时用鸡鸭粪等各种有机肥培育地力,等土壤达到水稻种植条件后再改种水稻。”

去年,龙伏镇通过强力推进退草、退林、退塘等措施,新增耕地45块,面积达682.5亩。为了有效落实农作物栽种工作,龙伏镇对这些新增耕地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一盘棋”推动,按照先易后难、逐个突破的原则,确保每一块新增耕地都“出土长苗”。

4月21日至26日,由市政府督查室、市自然资源局耕保科、土地整理中心、执法大队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新增耕地“春苗”行动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组兵分四路,深入我市东南西北四区开展实地督查。“经核实,截至4月23日,龙伏镇2023年‘春苗’行动任务完成进度达95.46%,是各乡镇(街道)中完成比例最高的。”市自然资源局耕保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条心”联动

今年预计可恢复耕地700亩

紧盯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才能守好群众的“饭碗田”。在龙伏镇,农民占用基本农田栽种草皮、栽种果树花木、挖塘养鱼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让“良田”回归“粮田”,必须科学有效地引导村民退草、退林、退塘。4月22日至23日,龙伏自然资源所联合镇农业农村办、综治办、执法大队,在焦桥村、坪上村开展了一场违法占用耕地整治行动,主要对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种植草皮、挖塘养鱼的地块进行退出处理。

“政府统一对这些耕地进行恢复,包括对草皮的铲除翻耕、对鱼塘的清淤填土等。”龙伏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邹强介绍,耕地恢复后,将由各村村级合作社进行集中流转,交由各村的种植大户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

根据前期摸底,龙伏镇预计今年可完成耕地恢复任务700余亩,截至目前,已恢复耕地400余亩。“预计今年6月底,我们可完成全年耕地恢复任务,并在年内全部落实农作物种植,确保让‘良田’回归‘粮田’。”邹强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