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村村民端着满满一筐新鲜采收的羊肚菌走出大棚,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记者曾巧
浏阳日报讯(记者曾巧)初春时节,随着气温逐渐回暖,羊肚菌迎来采收期。走进沙市镇长春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大棚内,一朵朵撑着褐色“小伞”的羊肚菌破土而出。
趁着晴好天气,几名村民正在棚内采收羊肚菌。他们蹲在菌垄之间,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扶着羊肚菌,小心翼翼地从菌床中分离出菌腿,再轻柔地放进菌筐里或菌桶中。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这是去年11月种下的首批羊肚菌,目前种植面积达到了32亩,基地平时的用工量在10人左右。”长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颜竹发告诉记者,眼下正处于首批羊肚菌上市时节,目前羊肚菌的市场价在80—100元每斤,“我们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还会向市民开放,想尝鲜的市民可以过来体验一把采摘的乐趣。”
这并不是长春村第一次种植“蘑菇”。2022年6月,长春村流转了30多亩地用于发展蘑菇种植产业。当时,村上先带头试种了4亩草菇以发展集体经济,并优先聘请村上的脱贫户、监测户参与整田、下种、浇水、采摘等工作,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在试种的4亩草菇丰收后,经过综合考虑,长春村将第二期产业定为种植羊肚菌。为了种好羊肚菌,长春村还组织人员先后前往望城、怀化、云南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充分了解羊肚菌的习性和种植技术。2022年11月,长春村联合湖南望欣农业有限公司,采用“村集体+公司”的模式种植羊肚菌,并将种植面积从原先的4亩扩大至32亩。“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十分适合羊肚菌的生长,种出来的羊肚菌肥美鲜嫩、口感很好。”长春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罗为介绍,人工培育羊肚菌具有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村民不仅能拿到土地流转的租金,平时还能来基地务工增收。”
村民罗汉中就是前来务工的村民之一。“我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工作几个月了,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元。”罗汉中高兴地说,种植基地离家近,采摘羊肚菌也比较轻松,所以他一有时间就会来挣钱补贴家用。
眼下,羊肚菌正值上市季,采摘期可持续到3月底,预计每亩增收2.4万元。“等羊肚菌采摘结束后,基地将会翻耕轮种时令蔬菜和其他菌类,将所有的大棚全部利用起来,实现‘一地多创收’模式,让土地不闲置,并吸纳更多的监测户、脱贫户务工增收。”颜竹发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