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相正在给一名老人理发,他的好手艺吸引了不少人成为老主顾。
浏阳城区,劳动路、翠园路交叉路口,小超市、水果店、花店众多,招牌皆时尚明快,而一个红底白字的朴素招牌立在其中——“传统理发”,几个方方正正的大字亮明了店铺的“身份”。
集老板、收银员、理发师、推拿师于一身的刘国相,正不紧不慢地在小店里忙碌着,今年是他从事理发的第52个年头。店里的陈设也如同被施了时光魔法一样,充满了上个世纪的元素……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彭红霞
年逾八旬的老主顾排队等他理发
“来了?”2月15日,顾客进门,刘国相微微一笑,招呼落座。转身取下墙上的围布,两只手灵巧一抖,下一秒围布便轻轻地落在顾客胸前。将转椅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刘国相麻利掏出工具。
“你怎么关了这么久的门?”顾客坐定,第一句话不是讲述发型要求,而是关切的问候。
“摔了一跤,初八就回家了,这几天才开门。”刘国相手中的电动推子发出“滋滋”的声响,“还是老样子吧?”
顾客点点头,“还是老样子。”
推子在两鬓之间游走,一缕缕头发轻盈落下。“吱呀吱呀”,动作犹如春蚕贪吃桑叶般细腻而均匀。从两鬓到后脑勺,刘国相动作灵活,手上的动作也随之微调。电推子解决了大部分,但局部的修整还需剪子出马。
刘国相切换工具,对两鬓和头顶进行“精修”。每三五剪,他就仔细端详镜子进行比照,再根据观察找下一个需要修剪的地方。
此时,门被拉开,又一名顾客上门。顾不上迎客,一句简单的“坐吧”算是把顾客安顿下来——连身体的姿势都没有改变,手中的活一刻也不耽误。
头发修整完毕,用烧好的热水帮顾客洗干净,下一步就到了胡须的修整,这是刘国相的看家本事。
“他用刀的水平真的高,比几百上千的电动胡须刀刮得还干净、舒服。”顾客吹干头发在座位上等待的间隙,忍不住夸赞了起来。
刘国相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拉开抽屉取出剃刀。扯开磨刀皮,来回迅速摩擦几遍,锋利的剃刀反光发亮。用手指轻轻试探刀口,刘国相眼神里露出“武林刀客”般的自信。
“这把剃刀是我师祖传下来的,刀柄牛骨的,有上百年了。”刘国相将敷在顾客脸上的热毛巾揭下,两指张开,框定区域,剃刀在其间往复,发出与胡渣对抗的声音。
锋利的刀就在脸上若即若离,看得人胆战心惊。顾客却不以为然,仰着头眯着双眼,是享受的神情。而刘国相也从容不迫,刀锋所至,干干净净。
顾客姓朱,今年85岁,但身体还很硬朗,连头顶的黑发和白发都是“五五开”。
“上百年的剃刀,52年的手艺,舒服。”朱老先生照了照镜子,胡子刮净,连皱纹都似乎浅了一些。“不错,摔了一跤手艺没有退步。”他打趣道,付了理发的钱,也不急着走,坐在一旁和排队等待的顾客拉起了家常。
下一位上场的顾客是80岁的老曾,刘国相仔细抖干净围布上的碎发,电动推子再次启动。
“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
“操世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青丝”——在刘国相的小店里,几乎没有装饰,唯有这一副老顾客的题字,稳稳挂在“C”位。
“这个顾客总在我这理发,觉得我手艺好,就给我题了副字。”刘国相说,其实他也没有什么诀窍,无非就是服务上多一些耐心、相处上少一些闲言碎语。
这一点,64岁的刘国相坚持了50多年。即使如今来到他的小店,无论面对顾客的玩笑还是拉家常,刘国相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分寸感,绝无半句闲话。
但对于自己的服务,他从来一丝不苟,甚至表现得有些偏执。洗头、修剪、剃须……一套流程下来,他雷打不动地把各个细节做到位,即使座位上的顾客都不耐烦地催促“差不多了”,他依然会把顾客按在座位上,把所有细节完善好。
除了理发剃头的手艺,刘国相还有一手不错的推拿、刮痧功夫。因此,近旁的顾客筋骨有些不适,也会找他调理一番。
“推拿手艺是我拿剃头手艺换的。”刘国相回忆,大约20年前,一位姓李的顾客在他这理发,“他说在我这里剃了胡须后,不疼不干,特别舒服,就想让我教教他。”刘国相得知这人有一手不错的推拿功夫,因此提出以艺换艺,互相拜师,这才又掌握了一手推拿功夫。
刘国相的小店周围1公里内,至少有5家理发店,然而他平均每天都有十多名顾客,生意很稳定。“我关了8天门,在家里天天接到电话,很多人都是等着我开门来剪头发。”刘国相笑着说,对于琳琅满目、装潢高档的理发店,他认为“说到底还是要靠手艺。”
“我们就图一个清爽干净,不想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办卡、充值,来这里安安静静理个发、刮个胡子一身舒服。”在众多顾客中,黄先生是为数不多的年纪在40岁以下的顾客。他坦言,年轻时也爱随大流,去装修高档的理发店,如今才发现这样纯粹、质朴的手艺能带给人更多享受和舒适。
采访间隙,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被奶奶半拉半拽带到了刘国相的小店。对于这个质朴的小店和年老的理发师,孩子显然有些不情愿,神情里透露着对自己发型的担忧。
“那就下次来吧。”刘国相摆摆手,一脸不好意思地向孩子的奶奶道歉,孩子脸上的神情顿时舒展开来。“年轻娃娃现在都赶时髦,我们老了,有些生意别硬做,等他们长大一些或许能明白我们这些老手艺的好。”老刘国相仔仔细细清理完工具,取下墙上的二胡,丝丝缕缕的音符从小店飘出。
特写
学艺三年,学技艺学做人
“小时候我家里8个姊妹,我排老四,不早点出去做事哪有饭吃。”刘国相说,“平常吃得最多的就是红薯,一件衣服几兄弟轮着穿,要是换洗当晚就要烘干,要不然第二天没有衣服出门。”
艰苦的生活让刘国相很小就意识到,必须掌握一门手艺才能养活自己。恰巧刘国相大哥过继给了一个邻村的剃头匠当儿子,在大哥的引荐下,他来到师傅家里当学徒,开始了自己的理发生涯。
师傅要求非常严格,起初的几个月师傅要求他每晚摇动手腕,让手腕变得灵活才能用好剃刀。
“那时候理发都是用剪刀、剃刀,根本没有电动工具,最忌讳的就是剃头时刀没用好把别人伤了。”三个月后,刘国相才第一次拿起剃刀接待客人,师傅叫来一个熟识的老顾客,寸步不离站在一旁看着刘国相上手。
“我心理素质比较好,当时也不觉得紧张。”刘国相回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一气呵成,为顾客完成一个“板寸头”。此后的日子里,刘国相每天挑着剃头担子和师傅走村串巷剃头。
“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免费剃一次头,则要在一年内管剃头匠3顿饭。”刘国相说,剃头是2毛钱一个人,为了省钱许多人往往选择管饭,所以每天下乡他和师傅都不用愁吃饭的问题,走到哪个村都有主家热情地邀请吃饭。
正因为如此,那时候理发师和顾客的关系比较紧密。一个村里大半人家他们都去吃过饭。一家人从老到幼,几乎三四代人的头发都是他和师傅打理。
上门入户,坐下来难免要聊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刘国相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每到这时师傅从来不发表意见,只是耐心倾听,出门后从不说起。
“一个理发师要想在当地立足,手艺是一方面,关键还是人品。”刘国相说,回想和师傅相处的日子,最让他受用的是师傅为人处世的方式。
刘国相在师傅家里一待就是三年,出师的时候,师傅没有过多的嘱咐,只是默默地把几把自己珍爱的牛骨剃刀送给了他。从此,刘国相守着传统的理发技艺,靠一把剃刀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