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金叶飘香。又是一年烟叶收购季,浏阳各大烟叶收购站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阶段。
9月26日,记者走进官渡烟叶生产收购站,初检、定级、过磅、打包……工作人员默契配合,环环相扣,现场忙碌而有序。仓库入口,“烟叶收购倒计时”的字样无声地催促着大家加快进度、做好服务。
截至9月26日,浏阳累计收购烟叶10.01万担,投入收购资金1.72亿元,整体收购进度已经过半。烟农丰产的同时,今年烟叶收购均价也同比增长8.7%,达到17.19元/斤。目前已完成烟叶交售的烟农户均收入达到22.45万元(不含补贴),亩产值5278.34元/亩,同比增长30.83%,创历年新高。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彭红霞
现场
金叶满目,鼓起烟农“钱袋子”
走进官渡烟叶生产收购站,满怀喜悦的烟农们将黄灿灿的烟叶送到收购站,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程序对烟叶进行“体检”和称重,定级员严格把控每一框烟叶的品质,并打上相应的等级。3条烟叶收购线在站内同时运转,大屏上实时显示等级、重量等收购信息,烟农的“收成”一目了然。
林乐、李正佳等4名完成烟叶送售的烟农怡然地坐在休息室,讨论着今年种烟的收成。眼下,他们的烟叶收购款都已到账,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格外动人。
“今年天气好,阳光足,加上管理得当,获得了大丰收。”李正佳是官渡镇新云山村的烟农。作为种烟的“老把式”,他和烟叶打了30多年交道。
今年李正佳种了50亩烟,亩产值提高了近1200元,实现纯收入24.8万元。这一傲人的成绩,让其他3名烟农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事实上,另外3名烟农的亩产值较近两年也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对于广大烟农而言,今年是不折不扣的丰收年。
“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丰产不一定意味着丰收。”李正佳说,烟叶作为订单式农业,对比普通作物具有很多优势,在销路上不用发愁,“如今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普及,烟叶种植越来越有前景和奔头。”
告别了完全用“劳力”换收成的年代,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才是提升烟叶品质和收成的决定性因素。如今,李正佳正将三十年的种烟经验手把手教给儿子,年轻一代的烟农,在浏阳的烟田间越来越多。
幕后
服务前移,让烟农送售省时省心
官渡烟叶生产收购站承担着我市东区八个乡镇的烟叶收购任务。
“我们站计划收购烟叶6.5万担,目前进度已经超过60%,预计10月中旬完成全部收购任务。”官渡烟叶生产收购站副主任龙大彬介绍,为了保障收购进度,国庆期间,全体从烟人员的假期都主动压缩至3天,为的就是加班加点完成收购计划,尽早让烟农们拿到一年的收成。
烟叶收购有序推进的背后,是市烟叶产业发展中心、市烟草专卖局与各种烟乡镇(街道)政府一起,提前布局烟叶收购准备工作,将大量工作前置带来的成果。
市烟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烟叶开称收购之前,该中心组织各乡镇(街道)烟办、各烟草站、各烟农专业合作社等从烟人员访农户、进分级工场,指导烟农做好烟叶初分,讲解烟叶收购政策、流程、方式。同时,结合烟农种植面积、烟叶质量调查情况,各烟站精准估算每户烟农的烟叶总产量,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烟叶收购做足准备。
“通过服务前移,对照收购产量指标,倒排工期,烟站将任务分解到天、到烟农户。烟叶收购开称后,采取精准预约收购制度,不但为烟农节省了时间,也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做到了精准约时、定量收购。”官渡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李勇明说。
“目前全市的烟叶收购进度已经过半,但依然不可放松,要一鼓作气把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完成好。”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提醒,后期,天气可能发生变化,烟农应做好应对,按照预约时间及时将烟叶送至收购站。如遇降雨,应做好烟叶的贮存和保管,避免烟叶发生霉变、冲烧。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