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首次发现花榈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9-13 10:48:51
微浏阳
—分享—

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是优良的园林树、用材树、医药树和文化树

08版民生现场-2.jpg

日前,在市林业局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道吾山上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花榈木分布,这是浏阳首次发现这种珍稀植物。

“经过深入调查,除了道吾山,在澄潭江、淳口、高坪等地也有花榈木分布,总计发现87株。”浏阳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科工作人员徐增重说,花榈木的发现,既体现了浏阳生态环境和物种保护的成效,也进一步丰富了浏阳的生物多样性。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

道吾山上发现花榈木种群

集里街道林业专干卜卫勇是道吾山花榈木的第一个发现者。9月11日,记者跟随他来到道吾山,前去寻找花榈木。

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一个弯接着一个弯蜿蜒而上,车窗外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莽莽苍苍的林木映入眼帘,连空气都有丝丝缕缕的山野气息。

车辆还在向着山顶爬升,“当时我们和林业局一起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为古树名木建立‘一树一档’。”时间回到今年5月份,卜卫勇在山顶的一处斜坡休息时,发现眼前有棵树的叶子比较奇特。

“那段时间整天在山上转,天天看树,但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树。”卜卫勇当场拿出手机查询了一番,但并没有搞清楚这棵树的“身份”。

出于职业敏感,他采集了几根树枝和几片叶子作为标本,带到林业局,寻求徐增重的帮助。“查询资料比对后,初步认定是花榈木。后来专家团队集体上了道吾山,经过观察最终确定就是花榈木。”

在位于山顶的一处斜坡,卜卫勇指着一片茂林,“就是在这发现的花榈木,一共是8株。”

由于花榈木均长在斜坡的混交林中,如果不是卜卫勇用手指当“导航”,很难把花榈木从中分辨出来。

离记者最近的一株花榈木高约7米,枝繁叶茂树形优雅。它的树干通直,树皮呈灰绿色,有平滑的裂纹;奇数羽状复叶,上面深绿无毛,下面及叶柄密被黄褐色绒毛,这些都彰显了它非同一般的“身份”。

“这里相当于一个野生小种群,它们还挺会挑地方长,这个地方人一般都爬不上去。”卜卫勇说,还好每次巡山都会来这边看看,不然就错过了。

建立科普铭牌,加强巡护监测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花榈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树,还得听专家解惑。

徐增重介绍,花榈木又名花梨木、红豆树等,为红豆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分布区域较窄,呈点状零星分布,自然结实率低,人为破坏严重,野生种群资源较少,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珍稀濒危树种,国家重点储备林资源树种。

“花榈木是优良的园林树、用材树、医药树和文化树,我把它叫作‘材’貌双全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曹基武介绍,作为园林树,花榈木四季常青,树体高大通直,枝繁叶茂,繁花满树,荚果吐红,是美丽的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树;它是罕见的枝绿、叶绿、花绿“三绿”树木,枝干青绿,叶色碧绿,花朵淡绿色。

作为用材树,花榈木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秀美、色泽褐黄,为优良的木雕及高级家具用材;是红木家具中的花梨木基材之一,与缅甸紫檀、印度紫檀等材质相近,所制家具色泽庄重典雅,纹理精细美观。

作为医药树,花榈木根、根皮、茎及叶均可入药,具活血化瘀、祛风消肿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产后血瘀疼痛、白带、丝虫病等症。

作为文化树,花榈木果实成熟时,果荚在树上裂开,露出4—8粒种皮鲜红的种子。红豆的相思寓意,使得花榈木成为人们眼中的“爱情树”。

徐增重介绍,目前浏阳发现的花榈木主要以中幼龄为主,树高平均8到9米,多生长海拔100米到1300米的山坡、溪谷或林缘向阳地带。

为了保护这些珍惜树木,徐增重介绍,林业部门已经着手和乡镇(街道)配合,为这些花榈木建立科普铭牌。同时对护林员进行相关的讲解和培训,加强对花榈木的巡护和监测。“目前这些花榈木长势都较好,不要破坏其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持原态让其健康成长。”徐增重提醒。

中文学名:花榈木

别称:亨氏红豆、花梨木、臭桶柴、红豆树、臭木

主要产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

生长习性:常生于山坡、溪谷两旁杂木林内,海拔100—1300米。喜温暖,但有一定的耐寒性。对光照的要求有较大的弹性,全光照或阴暗均能生长,但以明亮的散射光为宜。喜湿润土壤,忌干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