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浏阳市"和谐家庭杯"乒乓球混合双打团体赛北区分赛举行
8月13日上午,“幸福浏阳靠‘乒’搏”2023浏阳市“和谐家庭杯”乒乓球混合双打团体赛北区分赛在沙市镇举行。记者刘志光
8月13日上午,“幸福浏阳靠‘乒’搏”2023浏阳市“和谐家庭杯”乒乓球混合双打团体赛北区分赛在沙市镇举行,来自北区各乡镇的16支队伍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场场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的精彩好戏。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深受群众喜爱,在浏阳拥有很好的基础,国球精神一直激励着大家奋发拼搏、勇往直前。本次赛事是“幸福浏阳全民追‘球’”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之一,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旅广体局、市体育运动事务中心承办,市乒乓球协会执行。
浏阳市乒协沙市分会会长黄立求介绍,赛事以家庭为单位,每队至少有一名女选手,通过双打积分赛的形式,决出最终名次。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比赛,最后沙市镇希望队、社港镇韬韬队、永安镇和平鸽一队分获前三名。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志光
6岁半的选手,3年的球龄
开幕式上,永安镇和平鸽一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站在队伍前方举着队牌的是一个穿着乒乓球运动服的萌妹子。4岁半的胡安笛,已经练习打乒乓球一年了,不过今天她是来为上场的父母和哥哥加油的。
胡安笛的父亲胡克强,十分热爱乒乓球,在湖南师大读书时主修的就是乒乓球。看中浏阳运动氛围好、赛事多,现在和妻子在永安集镇开了一家乒乓球馆,指导孩子们打球。
胡克强的儿子胡振勃6岁半,刚刚幼儿园毕业,是此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可到了赛场上,却一点都不胆怯,策位防守、前台抢攻,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胡振勃的妈妈胡妙介绍,儿子从小泡在乒乓球馆里,3岁半就开始跟着爸爸练球。现在坚持每天打,从幼儿园下课回家就开始练习,正常的话要练满两个小时,有时甚至会打三四个小时。
“每天练习打球,玩手机的时间都少了。”胡妙笑着说,“练习打球后,孩子的身体素质变好了,意志也更坚定了,遇到困难不会只想找借口,而是想要战胜它。”
当记者问及此次比赛的目标时,胡妙连连摆手,“此次比赛的高手蛮多,我打球打得少……”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儿子“出卖”了,胡振勃说,“妈妈每天回家都在练球。”
叔叔带着双胞胎上场,“乒”出第一名
因为都是双打,又是积分赛,所以各支队伍既拼实力,也讲战术。获得比赛第一名的沙市镇希望队队长王立志直言,“田忌赛马,真是侥幸。”
今年49岁的王立志在赤马街上开了一家销售电器的店子,业余爱好就是打乒乓球。在他的影响下,在赤马中学读初一的侄子王云辉从小就喜欢打球,放学后总喜欢和叔叔切磋几局。
“侄子打球不错,侄女读书成绩很好。”王立志自豪地说。不过,王云辉的双胞胎妹妹王云艳平日里很少打球,因为此次是团体赛才“被迫”报名。
适逢暑假,在赛前10多天,王立志就开始对双胞胎兄妹加训,每天带着他们练球,“侄女悟性好,进步很快。”
虽然一波三折,但王立志的希望队成功晋级决赛,对阵实力强劲的社港镇韬韬队。
决赛第一场,双胞胎兄妹上场,拼尽全力还是败下阵来。总比分0:1,反而让希望队放下了包袱。第二场,王立志和侄子王云辉上场,敢打敢拼,艰难赢下这一局,把比赛悬念保留到了最后。
第三场,王立志和侄女王云艳出战,士气更加高涨,搏杀更加主动,压力给到了对方。小小的乒乓球左右飞动,来回跳跃。现场观众也情绪激昂,现场加油声不断。
最后,主场作战的希望队成功逆转,夺得第一名。
特写
参加完“全BA”又来打乒乓球
和其他穿乒乓球队服的参赛队员不同,麻园陈家队的陈江穿的是前不久浏阳市首届“全BA”篮球赛沙市赛区赤马村队的球服。
1986年出生的陈江,在长沙上班,平时喜欢运动。前不久,浏阳市首届“全BA”篮球赛沙市赛区举行,他特意请假回到村上参加比赛。此次乒乓球赛恰逢周末,被同在长沙上班的哥哥陈亮喊回来参赛了。
弟弟喜欢打篮球,哥哥更喜欢打乒乓球。陈亮从读书时就喜欢打球,现在的休闲运动主要是打乒乓球,“虽然弟媳没有打过球,但我们主打一个重在参与。”
本来陈亮请了年假,准备周日带着永州的妻子回岳母家探亲。这不,比赛来了。陈亮就让妻子带着孩子先回,“我今天打完,明天再坐高铁,和他们碰面。”
声音
刘国平(市乒乓球协会主席):浏阳北区乡镇打乒乓球的氛围好,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截至目前,市乒协在北区成立了永安、北盛、沙市、社港、龙伏和园区等六个分会,分会会员既有政府机关人员,也有企业员工;既有学校师生,也有商户村民。分会除了积极参加市级的各类赛事,每年还会举办邀请赛,一起切磋球技,交流感情。也希望通过此次“幸福浏阳全民追‘球’”赛事,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