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意满满,助力高质量发展”之工匠篇
浏阳日报讯(通讯员潘丽)浏阳市第三届“浏阳工匠”职业技能大赛之“烟花爆竹工”竞赛活动上,来自澄潭江镇的黄伟在规定的30分钟内,完成了98个6寸锥形喷花成品包装褙皮工序,综合速度和质量评分,在59个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2015年,黄伟应聘到浏阳市澄潭江镇兴圣烟花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车间褙皮工人,和形形色色的花炮外筒、招皮纸等材料打起了交道,她的工作日常是将一个个零件组装成一个个完美的花炮筒子,这一干就是八年多。自进厂以来,黄伟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责,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使她成为了大家交口称赞的“女工匠”。
专业敬业是她致胜的秘诀
对于此次获得“浏阳工匠”的荣誉称号,黄伟腼腆的笑着说道:“我只是比较幸运而已,每一个褙皮的工人都能做得如此的好。”带队去参加比赛的兴圣烟花董事长刘艳却表示:“其实这次比赛包装的品种黄伟在厂里不曾做过,但她在场上镇定自若,边做边研究,凭着过硬的基本功迅速找到了诀窍。”
褙皮工作一般是按件计发工资,黄伟几乎每天都是早到晚退状态,从未有过缺岗的情况,平均一天可以做1800多个花筒。在工作中,她也养成了多琢磨、多思考的好习惯,把一个原本稍显机械的褙皮工种做得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甚至都有了感情。2022年年底,烟花订单爆增,交货时间比较紧,黄伟主动联系车间姐妹们放弃休息,到厂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她说:“花炮产业给我们带来了就业岗位和良好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在企业困难的时候出把力,只要公司生产不停,即使再忙再累都高兴。”
和善朴素是她鲜活的特质
此次竞赛活动,兴圣烟花采用了车间主任推荐、企业领导筛选、车间员工投票和政府部门审核等综合方式推选参赛人员,黄伟不是车间里做的最快的,也不是最有经验的和最优秀的,却是大家推选时获票最多的,这与她平时为人和善、团结同事分不开。
黄伟所在的车间是浏阳市就业帮扶车间,有着12名脱贫劳动力,黄伟和其他同事都会主动将容易做的简单造型的包装任务让给他们。遇到紧急交货情况,有些同事完成任务困难,他们还会非常默契地放下自己手里的活,齐心协力帮助完成,即使是加班加点也从无怨言。在黄伟看来,同事比家人相处的时间都长,谁有困难了都应该帮一把,一起赚钱才是最开心的。
这次获奖,黄伟很是开心、激动,却没有骄傲。遇到有人调侃她出名后肯定会有企业高薪挖人时,黄伟不为所动,她认为:“我一直在兴圣,企业对我很是照顾,和大家相处也很开心,获奖也是大家的功劳,人要感恩,也要知足。”
黄伟作为澄潭江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她的工作情况是本地成千花炮女工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澄潭儿女大爱奉献、敬业拼搏的澄潭精神的体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浏阳市澄潭江镇作为“全球小型烟花之都”,在传统烟花爆竹行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更是注重花炮人才的培养。下一步,澄潭江镇将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和大爱澄潭精神,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传承花炮非遗培养更多爱岗敬业、技能过硬的人才。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