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浪来袭,40天“加长版”三伏天上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7-12 09:49:54
微浏阳
—分享—

06版民生资讯-1.jpg

浏阳河六桥下,几个小朋友套着游泳圈由家长陪同在水里玩耍。记者彭红霞

7月11日,入伏第一天,迎接我们的是高温,还有“超长待机”40天的三伏天!

古人认为,“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所以要“伏”着,宜静不宜动。现代气象统计也证实,三伏天确实是一年到头气温最高的时段。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温,户外作业人员要加强防晒,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

“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在起伏日,饮食也有讲究,这不,市场里、餐馆里、居民家里,羊肉已经开始飘香了!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实习生魏源

“加长版”三伏天开启,高温持续在线

昨日,伏天到来,赤日高悬,暑热难耐,在副热带高压这个大火炉的掌控下,浏阳犹如大蒸笼。一大早,市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白天浏阳市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7月12日至17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其中12日至13日“大火炉”强劲、高温天气持续,最高温度可达38℃。

01版封面-11.jpg

夏季炎热,游泳成了很多市民朋友纳凉消暑的重要方式。7月11日傍晚,在城区某游泳馆内,不少游泳爱好者正畅游其间。记者罗巍

其实,虽然才入伏,但高温早就在秀存在感了!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浏阳于5月25日就步入气象意义上的夏季“大门”,同时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并于5月底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今年的高温预警信号较去年发得更多。”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去年5月至去年7月11日,他们共发布了10期高温预警信号,都是黄色预警(35℃以上);而今年同期,则发布了17期,其中2期为橙色预警(37℃以上),15期为黄色预警,“我们此前做过夏季气温预测,结果与往年相比将偏高。”

《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中国传统的“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夏至三庚数头伏”,按照传统,整个三伏天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结束。由于今年从夏至到立秋,有五个庚日,所以中伏将长达20天!

实际上,中伏20天是很正常的,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明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大家可能会疑惑,长三伏是不是会比短三伏更热?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夏天热不热,还得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如果副高偏强且持续控制一个地方,那么就会很热。

入伏宜吃羊,店家表示“100头还不够卖”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中医养生讲究“顺应时律、冬病夏治”,素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之说。对于浏阳人来说,吃羊肉、喝羊汤便是入伏的正确打开方式。

“老板,给我称两斤羊肉!”“羊肉、羊排,还给我配点羊杂。”……昨日8时许,龚家桥农贸市场早已人声鼎沸,记者走一圈发现,羊是今日“超级大明星”,只见十多个肉类摊位都将羊肉摆在了显眼位置,且每个摊位边都有排队询价、购买的市民。

“我们今天(7月11日)准备了100头羊,只怕还不够卖呢,现在才8点多,就只剩下不到10头羊了。”在市场入口处,一家名叫道吾山曾兵黑山羊的店很吸睛:店门口已悬挂着一排待售的羊,足有七八只之多;旁边两个摊位,则围着十多名顾客,正等待工作人员切割、称秤;店里除羊肉外的其他待售农产品,则被店家放进了角落里。老板曾兵说,生意太好了,一大早忙得几乎没有停过。

“入伏吃羊,是浏阳的民俗,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羊肉销售最旺的时候。”曾兵介绍,他们养羊卖羊十多年了,平常每天能销一二十头,但这几天销量翻倍,可以卖出四五十头。入伏当天销售更是火爆,“我们从11日零点就开始忙碌了,现宰现卖,店里4点多就迎来了顾客上门,之后人来人往没间断过。”曾兵说,店里老顾客居多。下午还陆陆续续有顾客过来,不过他只准备了100头,卖完就没有了。

不仅仅是菜市场,餐馆里的羊肉也销售火爆,亲朋相聚,大家吃羊肉、喝羊汤,到处一派热闹景象。在沙市镇的带头羊市井羊肉馆,老板周卫一大早就围着当日的绝对主角“伏羊”打转,选用草原羊,以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熬煮,再加以中草药,最后以火锅的形式呈现,中餐时刻,店里便涌入了10多桌客人。

“入伏吃羊肉滋补这个习俗已经印刻在大家脑海里,一到起伏的日子,大家就会想吃羊肉。”周卫说,三伏天人体阳气旺盛,营养消耗也最大,此时来上一锅羊肉,一口肉、一口汤,吃得全身酣畅淋漓,还能排汗除湿。

三伏贴开贴,冬病夏治但须注意莫乱贴

顺应时律、冬病夏治,“三伏贴”也于昨日开贴了。记者注意到,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集里医院等都于昨日上新了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岐黄介绍,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时人体的阳气最旺盛,同时也是排出身体寒气和寒病隐患的较好时间。

《黄帝内经》中有言:阳气者,若天与日。三伏贴就是在此时刻,通过把阳性、热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的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将激发阳气,提升正气,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王岐黄说,民间入伏吃羊肉、狗肉,也是类似的道理。

王岐黄介绍,三伏贴最大的特点是:冬病夏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其病种是围绕“温阳散寒”来进行,适用于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高发的疾病,辨证为虚寒型的病症。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不适合贴敷;孕妇、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发热、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也要慎用。

他还提醒,贴三伏贴,中医辨证也很关键,市民应到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贴敷,避免盲目贴敷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健

康提醒

避暑勿贪凉,饮食宜清淡

俗话说“伏天无君子”,意思是,三伏天酷暑天气,许多人受不了炎热,不再顾及脸面,赤膊贪凉。对此,王岐黄提醒,避暑要讲究科学、勿贪凉。

不要在大汗淋漓的情况下,骤然进入气温较低的空调房,更不要对着空调猛吹。同时,眼下正是一年当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时期,饮食宜清淡,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养生之道贵在顺应天时”,夏日阳光猛烈,不宜暴晒,可在早上气温适宜、阳光柔和的时候晒太阳,补益阳气。早起可以做些合适的运动,运动的最佳状态为微微出汗,切不可汗出如雨。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预防中暑。中暑表现为恶心、头晕、头痛,伴随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皮肤潮红、体温升高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脏器损害,造成生命危险。

三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易导致脾胃呆滞、食谷不香,选择具有除湿健脾功效的食物也很重要。这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如赤小豆、薏苡仁、茯苓、丝瓜、小米、燕麦、莴苣、胡萝卜、玉米、冬瓜、鲫鱼、山药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