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袁维华摄
浏阳日报讯(记者刘谢禹)炎炎夏日,前往达浒镇金坑村溯溪、纳凉的游客多了起来。近日,村民袁维华带领游客前往金坑溯溪时,意外发现了一只长相奇特的“怪鸟”,经过救助的鸟儿得以重返自然。事后,通过图片和视频辨认,浏阳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徐增重惊喜地发现,这只鸟竟是我国特有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
“刚刚走到溪流边,就发现了它。”袁维华回忆,当天中午他带领十多名游客溯溪,欣赏沿途的风景。浑身灰黑的羽毛,拥有一双大长腿,体型和白鹭相似……很快,走在前面的游客就发现溪流中有一只长相奇特的“怪鸟”,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生怕它突然飞走。
面对众人的围观,“怪鸟”几次展翅试图飞走,但都没能成功。袁维华发现情况不对,立即走近观察。“应该是受伤了,大家保持距离,别吓坏了它。”面对人类的靠近,“怪鸟”不断发出声音,并表现出攻击姿态,试图吓退对方。
“左脚被大量鱼线缠住,应该被缠住有段时间了,有些线甚至扎到了肉里。”为了帮“怪鸟”脱困,袁维华和同伴用救生衣充当它的临时担架,将其转移到岸边。接着,袁维华打开医药箱,用剪刀将鸟脚上的鱼线剪断,并用碘伏为鸟的伤口进行消毒。
在大家的帮助下,“怪鸟”很快恢复了体力。随后寻了一个山林僻静处,大家将其放归自然。
溯溪归来后,袁维华对这只“怪鸟”念念不忘,“大家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长相太奇特了。”袁维华常年在金坑沿线活动,也从没见过这样的鸟,他将鸟的照片和视频给金坑附近年长的居民辨认,居民们也说是第一次见。
于是,袁维华将照片和视频发给了林业部门,经过浏阳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徐增重的辨认,确认“怪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
徐增重介绍,海南鳽别名又叫海南虎斑鳽、海南夜鳽,是鹈形目鹭科夜鳽属的鸟类。其白天隐于密林中,夜晚活动,主要捕食溪流或水库中的小鱼。“海南鳽的数量非常稀少,几年前在澄潭江发现过一次,但在达浒金坑还是首次发现这种鸟。”徐增重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