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房前屋后种上甜糯玉米,日子也跟着甜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3-07-10 10:28:38
微浏阳
—分享—

普迹镇新府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06版镇村-2.jpg

普迹镇新府村和平组的农户正在采摘玉米。邹钰摄

夏日炎炎,如果有一根香甜软糯的玉米做早餐,那再好不过了!从4月底开始,普迹镇新府村百里花木走廊边的“蔬菜走廊”售卖点,便上新了村上的特色农产品——甜糯玉米,玉米颗粒饱满、口味香糯,吸引了不少周边人、过路者前来购买。

“我们这里的玉米可以一直卖到10月份,品质好,独一份!”新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尹纲林介绍,绿色蔬菜种植是村上的传统产业,散户种植较多。这几年村上引导农户以小组为单位发展庭院经济,香糯玉米便成了和平组等村组的特色产业。品种好、错时种,不愁销、不断销,“庭院方块地”变成了“致富田”。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销售正火

“庭院里”种出甜糯玉米

新府村和平组种出的甜糯玉米怎么样?60岁的农户丁灵芝向记者分享了她的销售情况:“第一批两亩田的玉米,我还没来得及摆摊,亲戚朋友们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帮我卖完了!收入超过一万元。”

丁灵芝家里有几亩地,丈夫因身体原因做不了重活,儿子在外工作,她便承担起了地里的活。丁灵芝手脚麻利、勤快,这些年来地里被她收拾得熨熨帖帖:秋冬有白菜、油菜,春夏有玉米、香瓜,每年能有几万元收入。新府村种植蔬菜的散户很多,这两年村上号召发展特色庭院经济,小组便鼓励大家一起种甜糯玉米。于是,丁灵芝把家里的两亩地都种上了玉米。

2月中旬,春寒料峭,丁灵芝已经翻耕好了土地并种上了甜糯玉米。3个月后,4月20日,她的首批玉米便成熟上市了。“我女儿在微信朋友圈帮我发消息售卖,你10个、我20个,每天玉米刚摘下就卖完了。”丁灵芝高兴地说,自己的玉米价格都是2元一个,最多的一天卖出了2600元。

销售的火爆,让她干劲很足。这不,6月第一批玉米全部销售完,她又迅速翻耕土地,种上了第二批玉米。当记者见到丁灵芝时,她正戴着一顶草帽、弯着腰在田间拔草。在她身旁,半米高的玉米小苗正舒展着长长的叶片,随风摆动。

“夏天高温、多雨,第二批玉米的生长周期只要80多天。”两个多月后,她的玉米又将上市,丁灵芝对此充满了期待。

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小庭院”发展“大产业”

丁灵芝将全身心放在了玉米种植上,和平组组长杨卫则一心扑在了小组发展上。去年夏天,和平美丽宜居村庄建成后,小组便确定发展庭院经济,不少村民将原先荒废的自留地开垦出来,种上了桃子等果树。不过,玉米种植才是小组发展庭院经济的“主要项目”。

“和平组的甜糯玉米在周边名气很大,价格稳定在2—3元/个,根本不愁销,我们便发动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田地统一种甜糯玉米。”杨卫说,形成了一定规模,自然会有影响力,现在有几十户村民统一种上了甜糯玉米,他自己也种了两亩地。

为了延长玉米的销售期,小组也引导村民分批次种植、错开销售。从第一批4月下旬上市,到最后一批国庆节后上市,销售期长达半年。

如今,行走在和平组的屋场内,村民们房前屋后的田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映入眼帘,微风拂过,一股玉米的清香飘来。

“我们也是立足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力争将农户房前屋后‘小庭院’打造成乡村振兴‘大产业’,稳步助力农户增收致富。”尹纲林解释,新府村毗邻浏阳河,花木走廊穿村而过,风景秀美、交通便利,无公害蔬菜种植及深加工是当地传统特色产业,“如今普迹镇夹洲岛文旅产业带在加速发展,我们便抓住契机,引导村民根据自家优势,有组织地发展庭院经济,并开拓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新业态,带动屋场农耕和农旅相结合的产业发展。”

尹纲林表示,甜糯玉米的种植便是一个大胆尝试。在种植的过程中,村上会组织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提供玉米种子、种植指导等。在销售阶段,村民们不仅可以自己销售,也可以放在花木走廊边的“蔬菜走廊”售卖点卖,“若有需求,村上也可以联系合作社帮忙销售。”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