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为“强省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2-13 09:42:27
微浏阳
—分享—

浏阳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

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为“强省会”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03版党建-3.jpg

制图:李多

强省会,必须强人才。浏阳要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之要、科学之策、当务之急。

12月13日,浏阳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浏阳发布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1+1+3+N”政策体系,即《浏阳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的实施意见》《浏阳市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若干政策(试行)》等1个实施意见和1个若干政策,《浏阳市教育人才引进培育的若干措施》《浏阳市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浏阳市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实施方案》等3个具体措施,配偶随调、人才公寓、健康管家、政策申报指南等N个配套细则,彰显了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的坚定决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百千千万’工程‘1+1+3+N’政策体系在贯彻落实长沙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的基础上,结合浏阳实际,普惠面更广、操作性更强。”市委人才办负责人表示,新举措释放了爱才、育才、引才、用才的强烈信号,必将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吸引集聚更多人才到浏阳创业就业,为浏阳加快高质量发展、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吉星

8.86亿元投入人才工作领域

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超22万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县级市,浏阳历来重视人才工作。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跳出浏阳、主动出击,率先大规模面向全国高校广纳贤才;从“相约浏阳河”人才供需见面洽谈会,到“揽万名英才、助浏阳腾飞”规模企业人才引进活动;从启动人才引进“5358”工程、“专业英才计划”到实施人才“双创双兴”计划,再到如今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直是浏阳集聚人才的不变姿态。

近年来,浏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落实上级人才工作决策部署,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推进,持续升级人才政策体系,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全市人才队伍提质增量,产才融合提速加力,人才生态提档升级。

五年来,浏阳在人才工作领域投入8.86亿元,推出人才公寓、英才绿卡等多项硬核举措,人才结构不断改善,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新引进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和企业人才超过15万人,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到22万余人。同时抓紧抓实人才科创,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37家;深化“1+1+N”院县合作模式,推动了一批科研成果在浏转化。2021年,浏阳获评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强省会”战略的实施赋予了浏阳更多使命,为浏阳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当前,浏阳吹响了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的嘹亮号角。围绕“挺进前五强”的宏伟目标,浏阳此次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在“引、育、用、留”全链条上下功夫,旨在通过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以人才新优势塑造竞争新优势。

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个人奖励补贴最高可享200万元

人才聚则事业兴。浏阳深入推进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其目标任务是,未来三年,全市引进培育100名长沙市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企业重点引进1000名产业领军型、科技创新型紧缺急需人才;乡镇(街道)重点引进培育1000名农业产业领军人才、乡村工匠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我市优势产业中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净增长10000人以上。

根据“百千千万”工程“1+1+3+N”政策体系,浏阳将重点实施产业项目人才集聚工程、职业技能人才提升工程、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育工程、民生服务人才提优工程、人才服务“浏心工程”等五大工程,坚持集成、扩面、提标、创新,以产业发展为先,以乡村振兴为本,以民生事业为要,以服务保障为重,从7个方面提出39个政策点。

首先是“集成”。在贯彻落实长沙人才政策的基础上,浏阳对已有政策进行优化提升。聚焦重点产业人才,对于A、B、C、D、E、F类企业专业英才,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新增个税奖励政策,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最高享受200万元的个税奖励。突出柔性引才支持,除享受长沙的政策之外,对柔性引进的人才提供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打造湘赣边区域人才一体化新局面,包括建立湘赣边区域人才一体化协调机制,支持湘赣边区域人才互派、挂职锻炼,鼓励湘赣边区域高层次人才在浏购房、就业等。

其次是“扩面”。浏阳更加注重特色产业发展,突出烟花爆竹产业人才支持。鼓励花炮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对新引进认定为长沙市高层次人才的花炮企业最高给予40万元的引才奖励;对来浏从事烟花爆竹产业的国内外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受毕业时间和年龄限制,按长沙市青年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给予同等额度的补贴。设立烟花爆竹产业领军人物奖,每年推选10名在烟花爆竹产业产品研发、焰火燃放、企业管理等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同时,鼓励花炮产业人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

在民生服务人才支持力度上,浏阳进一步“提标”。博士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按原政策为10万元/年,购房补贴标准提高至10万元;教育、卫健系统紧缺急需硕士和本科生分别按照3万元/年、1万元/年标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购房补贴分别提高至4万元、2万元。对市级首席名师给予奖励;对医疗卫生单位选派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青年医师到省部级以上医院临床专科参加全脱产进修培训的补贴提高至最高3万元/人。实施“人才回浏”工程,对全市党政机关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在编在岗人员、教育系统引进的名优教师、卫健系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配偶,可按政策经部门联合考察和市委编委会集体研究后,随调入浏。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浏阳进一步“创新”,更加注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从深化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推进“1+1+N”院县合作、加大乡村产业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大胆破冰。如以领军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为主体,建立“1+N+31”乡村振兴产业人才联盟;依托高等院校院士专家团队,深化“1+1+N”院县合作模式(即1位院士指导1个产业、联结N个经营主体);实施科技特派员“双百”工程(即每年特聘百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建设百个科技工作站),对“优秀科技特派员”和“优秀派驻单位”给予奖励;每年推选一批“浏阳乡村工匠”,对获奖者给予奖励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