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瑶镇排山完小:一场龙狮表演舞出非遗风采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6-20 10:55:48
微浏阳
—分享—

12版文化-6.jpg

排山完小的学生们正在练习舞龙舞狮。刘珂摄

“8字花”“之字拐”……在位于大瑶镇强盛村的排山完小,一提到舞龙舞狮,孩子们不仅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各种动作,还能随时露上一手。

从2021年5月起,排山完小将非遗项目浏阳龙狮表演等引入校园,聘请非遗传承人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龙狮班,并自主开发龙狮操,在校园内圈粉无数。通过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不仅让本土的非遗项目得到了保护传承,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传承龙狮文化,从娃娃抓起

“我们分别是龙头、龙身和龙尾,参加龙狮表演很有趣,也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团结的力量。”彭亚婷、刘多辰、邱美琪,这3名排山完小四年级的女生已经合作练习了一年的三节龙表演,在专业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她们从“零基础”起步,现在已经舞得有模有样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象征着吉祥、勇敢、力量的龙与狮备受尊崇,孕育了舞龙舞狮的龙狮文化。据了解,浏阳龙狮表演始于清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随着时代更迭,也曾一度沉寂。

近年来,来自大瑶镇的强盛龙狮功夫团传承发展浏阳龙狮表演,使其大放异彩。2015年,该团结合花炮元素表演的《烟花龙舞》更是一举夺得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

2021年5月,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排山完小大力推进非遗进校园,将“非遗”作为课后服务的特色内容,开办了龙狮班和剪纸班。“非遗进校园要实现落地,就必须从娃娃抓起,才能真正使非遗从保护走向传承。”排山完小校长陶佑林说。

如何吸引学生参与?排山完小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来校进行龙狮表演,与学生进行互动。精彩的表演在校园内圈粉无数,一时间人人争做龙狮少年。

接下来,排山完小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段,和大瑶镇超盛武术俱乐部合作开设龙狮班,利用每周三下午3点40到5点40进行练习。“他们为了传承非遗尽心竭力,每次都派出4个人的团队手把手指导学生,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陶佑林说。

编排龙狮操,推动“非遗进校园”

在排山完小,三年级的钟顺传和五年级的陈玉麟是一对舞狮搭档,狮头钟顺传身形灵活,狮尾陈玉麟则壮实有力。“一开始训练很累,但现在夹腰、踩腿等基本动作都会了,我们也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陈玉麟说。

目前,排山完小龙狮班共有40名学生,6条三节龙,一对红黄醒狮,学生覆盖三到五年级,以四年级为主。“因为舞狮对力量的要求高,而且跳梅花桩难度非常高,所以主要是让学生练习一些基本动作,配合舞龙进行表演。”陶佑林表示。

通过精心练习,排山完小的龙狮表演已经走出了校园,参加了几次镇上的文艺表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豪感与参与度。尽管学生热情高涨,但受限于人员、场地、年龄等因素,要让全校200多名学生全部参与舞龙舞狮表演并不容易。

如何扩大“非遗进校园”的覆盖面?今年4月,排山完小融合舞龙、舞狮和武术等动作,自主编排了5分钟的龙狮操,每天作为课间操,组织全校包括幼儿园学生练习,推动“非遗进校园”全覆盖。

几天前,大瑶镇教育发展中心在排山完小开展“凝聚集体智慧,助推学校品牌发展”专题研讨活动。通过集思广益,陶佑林计划持之以恒探索“非遗+”,推动“一校一特,一校一品”工作走深走实。

“我们计划尽快修复风雨棚,解决下雨天无法训练的难题,并在下半年招一名专职体育老师,将龙狮表演纳入学校体育课程。”陶佑林表示,接下来还将深入推进龙狮精神融入校园,挖掘传承其中的文化内涵,将非遗特色做成学校品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