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5月1日,微博上有920万粉丝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因在个人微博上发布的一段文字引发关注。微博用户名称为“邓学平律师”的网友指出,该条微博116个字里出现12处语病。对此,张颐武回应称:这些是随手写的点评,没什么值得说的。
因为工作性质,我对于一篇文章从文字到标点所有的细节向来是极为谨慎的,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不允许出现差错。同样,对于其他人在用词、语法、标点等方面出现的错误,我也是有着出于职业敏感的严重不适。看了“邓学平律师”对张教授的微博文章的点评,我“心有戚戚”——因为,他指出的语病都非常准确。
唐代僧人齐己是名诗歌爱好者,曾写下《早梅》一首,其中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句子。诗人郑谷认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这段佳话流传开来,后人将郑谷敬称为“一字之师”。看到“邓学平律师”对自己的点评后,张颐武教授确也在回复中提到“一字师”。只是,他不但否认自己的微博文章有硬伤,还语出讥讽,“劳神费力,辛苦得很,点点划划,真是勤奋极了……”这种知错而不改,见贤而不思齐的态度,同他错漏百出的微博文章“交相辉映”。
语言文字自然是有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疏到精准,从浅陋到优美。这个不断追求表达的“信达雅”的过程,是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而往前推进的。早就有人揶揄:“古人说‘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而你只会说‘我爱你啊,我想你’。”我们在说话和作文的时候,尽量将字用正确,将语句写准确,将意思表达明确,就是为了真相和真情不失真,实现最高效率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在文字上有“洁癖”,就是对他人尊重,对自己负责。
遗憾的是,一位名校的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面对别人的好心纠错,竟然回以无视和嘲讽,这反映了他对待批评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我知道,在表达场所越来越广泛、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他这种行为不是个例——微信、QQ、微博、朋友圈,大家早已对错字、别字、生造词语、语法不通等乱象见惯不怪,甚至一些中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再管学生“的、地、得”的用法、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这是典型的文化污染,让所有有文字“洁癖”的人痛心不已。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一个真正热爱文字、治学严谨的人,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码几个字便公之于众。或者说,一个真正爱惜羽毛的人不会容忍自己公开发表的文章错漏百出。这就是人们认为,越是“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东西,越是让人看出水准的原因。毕竟,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拿“随随便便”来说自己没有使全力,显然欲盖弥彰了。
中小学语文老师、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规范使用中国文字、传播优秀文化上,应该对自己有着较之常人更高的要求,用精准的表达为自己的学生做出示范,将自己的文字“洁癖”“传染”给更多的人,而不是随波逐流,传播错谬。否则,当错字、别字流传,语法错误频出,我们的语言文字谈何“信达雅”?我们的优秀文化谈何传播力和吸引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