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平”语近人 | 破解种子“芯片”难题,湖南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来源:938潇湘之声 编辑:戴鹏 2020-12-29 10:23:39
微浏阳
—分享—

图片

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有一个源头非常重要。这个源头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种子。种子是农业的灵魂,更是农业的“芯片”和大脑。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关心小小的种子。他曾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2020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进了8项重点任务里,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解决种子问题,还是首次。会议的提法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破解种子“芯片”难题

事实上,这些年

湖南一直在行动

在奔跑中前行

图片

湖南是“杂交水稻的故乡”。今年112号,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创造了新的奇迹。袁隆平团队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 被视作突破水稻亩产“天花板”的关键。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繁殖制种学科带头人李新奇介绍:“我们现在的实验也已经证明了,我们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产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品质也是非常好,口感也非常不错。”

图片

在以袁隆平院士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技园所在区域,却不止一个袁隆平。这里人才济济,拥有院士6名、副高以上专家2500余名,是中国生物育种尖端人才最密集的区域。拥有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25家,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育种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区域,拥有生物育种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近200家,是中国生物育种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依托产学研一体,在以市场及产业为导向的运作模式下,隆平高科技园中最早的企业隆平高科已跻身全球种业公司前十。为中国种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广:“最开始我们是只有几个人,现在我们有113人的科研队伍,百分之40是硕士以上学历,科研投入占到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十以上。”

图片

目前,从隆平高科技园研发出来的杂交水稻、杂交谷子和杂交食葵 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杂交黄瓜、杂交玉米、杂交辣椒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在今年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中,来自长沙的水稻品种达178个,占据国内水稻市场的31%,其中5个品种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金奖,将全国奖项的三分之一收入囊中。

而放眼湖南,全省拥有40多家农字号科研院所,拥有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等一批创新平台,8个县列入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6个县建有 制种产业园。全省还建有种畜禽场327个,良种畜禽基本实现自给。数字会说话,湖南“种业大省”这顶帽子可以说是名不虚传。

图片

我们常说,做大做强。光“大”还不行,还得“强”。2018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实施现代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快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建设,力争在辣椒、水果、茶叶、油茶等种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打造中国种业第一强省。经过两年的发展,“种业强省”正在拔节生长。

创新改变世界。过去,在进行杂交水稻育种研发的时候,需要研发人员在田地间不断地观察、记录、取样,每年进行上万次配种,且最终结果还不一定有保障。而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则让常规育种技术脱胎换骨。

图片

在华智生物国家分子育种中心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从一排排列整齐的基因盒中熟练地提取样本,注入检测仪器。据工作人员介绍,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能让育种周期从一般的810年缩短到35年,而且能有效抵抗环境的影响与物种生育期的限制,对于不易鉴定的表型性状具有更大优势。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从分子水平非常的精准 就知道你的材料里缺什么,如果缺的话,你通过别的育种方式,通过分子育种的方式,通过这个杂交的方式,把你要的这个基因给它补进去,常规育种跟分子育种,一定要有机的结合,才能最好的发挥这个育种的效率和水平。”

图片

张健博士在向种业同行介绍华智对外提供的分子育种技术服务

而在今年518号挂牌成立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则聚焦现有成果的转化以及“卡脖子”重大技术攻关以及重大基础研究,着力提高种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围绕水稻、油菜、蔬菜、畜禽、水产、茶树、林果花草与中药材八个关键领域打造共性技术平台,以形成新一代智能化育种技术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通过一流人才、一流装备的集聚和一流资源的整合,来形成大协作,推出湖南乃至中国最有领先优势的生物种业,为优质、高效、安全品种的推出提供强劲支撑。”

图片

从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到商业化育种体系的搭建,再到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的完善,这些年,湖南现代种业产业链生态正不断完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认为,我国种业突破“卡脖子”问题,要加大种业技术的研发和重大产品的研发,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耐盐碱、适应性强的重大动植物新品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中国水稻品种的培育,处于相对比较领先的位置,但我们并没有完全能够高枕无忧的解决量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这个生产的量,但是也要满足老百姓对品质的需求。”

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戴魁根介绍,未来,湖南打造种业高地,将围绕杂交水稻、生猪、柑橘、水产等优势物种,着力创建全国杂交水稻创新引领区、生猪核心种源先导区、柑橘品改示范区、内陆特色水产种业试验区、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应用中心、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基地。依托隆平高科、袁氏种业等优势企业,以杂交水稻、杂交辣椒等优势种业为支撑,推动种业走出去

图片

图片

赢得了自己,才能赢得江湖。对于湖南来说,在新一轮现代农业发展竞争中,掌握了种业制高点,就能在竞争中掌握发言权。育成更多优质新品种,突破更多种业核心关键技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湖南才能争得更多发言权,从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打造粮食中国“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未来值得期待。

记者:郑妙


来源:938潇湘之声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