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长沙主持召开座谈会,为科学谋划全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1月10日上午,省委书记杜家毫与我省经济领域专家座谈,就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听取大家意见建议。
这是一场经济领域专家座谈,聚焦经济发展,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如何把“蛋糕”做大集思广益。
参加经济领域座谈会的专家有10位:
李周 中南大学教授
杨胜刚 湖南大学教授
朱翔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楚尔鸣 湘潭大学商学院院长
柳思维 湖南工商大学教授
尹向东 省社科院产业经济所所长
刘茂松 省经济学学会教授
付玲 中联重科总工程师
冯江华 中车株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李超群 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高级经济师
参会人员都颇具代表性,分别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全方位成就。湖南也不例外。2016年湖南GDP是3万亿,去年接近4万亿(3.98万亿),位居全国第9,年均增长7.8%。尽管今年面临战疫战贫战汛叠加等多重压力,但经济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前三季度增长2.6%,居全国第5、中部第1,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有望如期完成。
这些年我们不仅经济运行平稳,而且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14.7%,规工企业利润年均增长10.9%;税收占比去年达68.6%、较“十二五”末提高7.9%;万元GDP能耗降低18.5%。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省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广大专家的智慧和贡献。
中央制订“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亲自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建议,为湖南作出了直接示范。湖南制定省里的规划,理所当然要坚持开门问策、问计于民。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要举措,立足湖南实际都可以找到结合点和切入点。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对湖南来说,就需要找到服务国之大者和湖南产业“强筋健骨”的结合点。
湖南制造业有基础有优势,但也不能四面出击、平均用力,要在补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锻长板。打造高地,一定要有“高峰”。尤其是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信创工程等优势领域形成“高峰”。
付玲就是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联重科的总工程师。在座谈会现场,她建议,湖南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及特色产业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有湖南的“湘味”。分析出现有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中,有哪几个产业是最有可能做成在全国、全世界有竞争力的,就率先加大培育。比如,可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
材料是湖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材料的支撑。李周教授是材料领域“大牛”,他建议,有必要打通“制造业倍增工程”和“先进材料的提升工程”的联系通道,在两个产业链条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使得“先进材料的提升工程”成为“制造业倍增工程”的源头活水。
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上,中央强调要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如何把长株潭一体化这篇文章做好,巩固和扩大核心增长级作用,实现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是湖南“十四五”需要答好的考卷之一。
朱翔教授是湖南知名的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等领域的专家。他说,城市的空间发展过程,往往是从城市到城市群,再到城市圈、大都市带的成长过程。城市群是若干城市的集合,都市圈是指具有较强核心城市的大城市区域。在现场,他对如何建设长沙都市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从新发展格局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湖南作为中部省份,如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如何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如何坚持系统观念,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专家们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
座谈会现场,杜家毫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并与大家互动交流。他说,专家们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全省发展大局,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吸纳。
观潮君了解到,接下来,湖南还将召开系列座谈会,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切实把专家意见、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