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守非洲大地,梦里常回家乡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9-29 10:41:14
微浏阳
—分享—

要让非洲的鱼实现高产,让荒废的土地长出玉米硕果

探亲假因疫情取消,援非两年没回家

07版特别报道-2.jpg

苏正明正在联系的农户家里指导农事生产工作。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今年的国庆和中秋是同一天,这种“巧合”在21世纪仅有4次,今年10月1日是第二次。双节重合,八天小长假,今年的节日显得尤为特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经历疫情,大家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节假日期间,当人们从繁忙中抽离出来,聚会、旅游、放松时,有一些人不仅无休,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无私付出,默默奉献,成为节假日里最美的风景;他们辛勤耕耘,忠诚履职,把岁月凝结成一曲动人的家国情。

个人名片

苏正明,浏阳水产高级工程师,2018年11月8日,作为第三期中国援助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成员开启援非之路。

国内的疫情早已得到控制,但在15000公里外的非洲津巴布韦,疫情仍在肆虐。浏阳籍援非水产高级工程师苏正明原本应在5月回国休假,因该国对外“锁国”,探亲变得遥遥无期。

虽然这个国家内部几近停摆,但苏正明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他在驻地通过社交软件给农户和示范点提供技术指导,撰写调研报告和技术论文,每周对联户的农户上门走访一次……

援非近两年,通过他和专家组的努力,当地主要鱼类的体重实现了倍增,玉米高产丰收。条件艰苦、现实骨感,但苏正明表示他感受到了“授人以渔”的快乐。而这,便是他远离家人、万里援非的意义所在。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

疫情影响

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探亲假暂时取消

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国家亦如是。

今年3月20日,津巴布韦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3月30日,该国“锁国”,至今未“解锁”。急转直下的形势,打乱了包括苏正明在内的援非专家在当地的工作安排。

2018年11月8日,苏正明所在的第三期中国援助津巴布韦高级农业专家组抵达津巴布韦,开启为期三年的援非工作。抵津不久,苏正明就主动要求不在该国农业部机关坐班,要到一线去、到池塘边去,就是为了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当地人。

受疫情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面对面”。“被隔离,心糟透,从床尾走到床头……”苏正明依旧保持着通过朋友圈写近况的习惯,但疫情发生后,发布频率明显减少。

“2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全部禁止。”苏正明说,援非任务重,所以除了暂停培训工作外,其他指导、示范、调研工作一直没停。

驻地波澜不惊,但外部风起云涌,工厂停工、交通运输停滞、医疗系统几乎瘫痪、非基本服务停止,这些,都给当地的社会经济运转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8月中旬,津巴布韦规定85%的公职人员居家隔离,15%的人轮流上班。

不能见面,那就通过电话联系农户提醒其防病,给他们加油打气,并通过社交软件与农户和示范点交流,提供技术指导。

苏正明告诉记者,根据安排,专家组选了一个有28户农户的小村庄联点,专家组每周统一到示范点和联系户家里现场指导一次,其余时间基本不外出,“驻地严禁外人进来。”

直至9月24日,各项工作逐渐恢复正常运转,但疫情依然严重。

而除了开展援非工作有诸多不便,苏正明回国探亲也被无限期延迟。原本今年5月10日左右他可以回国休息2个月,因为疫情等原因,只好取消了探亲假。

“来非洲快2年了,估计三年完成任务后才能回来。”苏正明说。

援非成果

当地鱼类体重实现倍增,玉米喜获高产

作为水产高级工程师,苏正明主要负责畜牧水产试点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推广先进的水产技术和经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近两年的时间,援助成果如何?“鱼的长势很好,罗非鱼一年长到了1斤左右,原来一年才长半斤。”当地的鱼为什么长不大?昨天,苏正明给记者发来他刚完成的调研文章《浅析津巴布韦渔业“三大瓶颈”以及对策》。

在文章中,苏正明写道,津巴布韦自独立四十年来,水产业一直是以捕捞和单一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自然水体中的水产资源不断萎缩枯竭,鱼种严重退化。

通过调研,他认为,该国水产行业“弱势”的主要原因是水产人才奇缺、水产科研瘫痪,渔业保护法成“白条”等。

如何在短时间内突破当地鱼类体重的天花板?“我们在基地根据水温和鱼摄食情况进行投喂,加强池塘管理,勤换水,加强鱼病防治。”苏正明总结说。

津巴布韦水产品年产量仅为2万吨左右,缺口极大。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这便是他援非的原因。

去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的梦想是通过一条鱼撬动大产业,不让非洲的鱼高产,绝不“收兵”。“现在看来,我很有信心。”

另外一项令他兴奋的成果是玉米。玉米是当地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产量一直不高。通过专家组改良种植技术,带领农户科学施肥、防病、除草,单产量也实现了突破。

苏正明6月13日在朋友圈中称,中国的高产高效玉米种植技术在黑土地上大丰收,当地研究所领导激动得手舞足蹈,“他说丰收的理由主要是中国科技。”

“听着听着,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援助,农业科技是关键要素。”苏正明认为,如果能推广高产技术,让荒废的黑土地长出沉甸甸的玉米硕果,“南部非洲面包篮子”的美誉将重现津巴布韦。

粮食丰产丰收对津巴布韦有多重要?“有的人一家一天只能吃一餐。”苏正明介绍,津巴布韦有1700万人口,去年330万人缺粮,今年770万人挨饿。

“挨饿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一是干旱,去年10个月没下雨;二是遭遇风暴。”加上通货膨胀,入不敷出,人们的生活极其困难。“作为援非专家,没有解决他们挨饿的问题,心里很难受。”苏正明感慨不已。

家国情怀

每逢佳节倍思亲,经常在梦里回到家乡

隔离期间,除了远程指导,苏正明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写技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写了11篇,其中疫情期间写了4篇,内容主要聚焦当地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这里的生活远远没有国内安逸舒适和丰富多彩,因为呆的时间比较长,我们早已忘记节日。”苏正明自认为适应能力强,但“不想家是假的,家里的牵挂是一杯酸酸的酒,但融入非洲兄弟的文化,感受他们窘迫的生活,很多事都麻木了。”

对国庆节、中秋节,他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时经常在梦里回到家乡。2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第二天醒来,看到自己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满脑子都是没完没了的工作。

“尤其在疫情期间,不能离开驻地,有时想做事都做不了,感觉很无力。”但他相信,疫情总会过去。

因为英语说得溜,苏正明跟当地人关系很融洽。有一次,一名黑人朋友担心地说,社交媒体上说中国人在疫情期间会走,他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我告诉他,疫情不结束,我们不走。”这是他给黑人朋友的承诺。而攻克更多技术上的难题、实现产业发展,则是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中国援非专家的使命和责任。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