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张坊镇茶林村的老党员朱自明,是坚持36年捐资助学的“中国好人”。而罗时奇和吉仕杰也是一边过着俭朴、节约的生活,一边将攒下的钱捐出助学,从他们身上,笔者发现,在浏阳大地,美德已成为一种传承和信仰。
罗时奇,66年党龄,10多年来捐出超6万元助学;吉仕杰,60岁入党,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业中。他们这样的“银发先锋”,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的行为更是难能可贵——既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伟大时代的良好风尚,也传递了人间大爱,值得点赞。
有一种选择,让我们心生崇敬。
社会上,总有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之事,或陷入贫困、疾病的困扰,或陷入危难、绝望的处境。如当寒门学子因家庭贫困难以顺利完成学业时,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毕竟,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慈善之心资助寒门学子,其本身就是行善积德之举。那些贫困学生或许会因为爱心人士的资助,从而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与可能。
为了让贫困学子能读更多的书、更好地读书、通过读书让人生变得更好,老人们选择了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我们常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正因此,他们身上的精神和力量才显得更加珍贵和难得。
因为,哪怕生活遭遇诸多不易、工作中遇见再多困难,也总有善良的人做着温暖的事,不断向世人昭示着“人间有爱”。85岁的罗时奇和76岁的吉仕杰都只是普通人,可生于平凡的他们却在为同样普通和平凡的人默默付出。于平凡之中彰显伟大,在日常生活里展露温情,正是这样的力量感动着社会,抚慰着你我的心。
时代需要健康的道德风尚来引领,需要健康的道德行动来推动发展。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公民的价值追求出现多元化的时期,更需要唤醒爱心,让更多人接过捐资助学的“爱心棒”并传递,让大爱之举织就幸福之网,让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毕竟,在人生的道路上,灯光亮一点,阴影就会少一些。从这个角度上讲,笔者但愿社会各界都能像新闻中的老人一样行动起来,积极捐资助学,关爱寒门学子,让捐资助学成为社会共识,让善行义举精神薪火相传。
毕竟,爱是可以传递的,希望处在困难中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下勇敢地向前走,然后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