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跨省捣毁6处犯罪窝点,诈骗团伙9名成员被公诉
“在APP上投资,马上就能获得返利,并且日后每天都有固定收益”……轻信诈骗团伙的虚假宣传,浏阳市民李先生在虚假金融APP上投了5万元,短暂获得收益后,该APP突然关闭,李先生的投资款瞬间打了水漂。利用这样的手段,诈骗团伙5天内在浏阳骗了11名市民37万余元。
近日,利用虚假金融APP邀人投资的9名网络诈骗团伙成员,因涉嫌诈骗罪被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参与“金融APP”投资,11人被骗37万余元
去年4月底,市民李先生在微信群聊天时,认识了一个微信名为“春暖花开”的网友,没过多久,李先生就被该网友拉入了一个微信群。
“他说有个轻松赚钱的项目,只要下载一个投资APP,就能坐收红利。”李先生说,在群聊中,“春暖花开”巧舌如簧地以“投资返利”吸引他和其他网友下载一款投资APP,并指导他们进行项目投资。
起初李先生并不是十分相信,但尝试着投了一笔钱后,他立即尝到了甜头。“投资马上就返利,而且之后几天每天都有固定收益,按照这个收益,只要不到一个月就能赚回本金,继续享有收益。”
李先生于是追加了投资,“我一下投资了5万元,在之后两天里,收益翻了倍。”不过,让李先生始料未及的是,在投资5天后,这款投资APP突然打不开了,他还被踢出了群聊,之前热情的“春暖花开”网友也失去了联系。
而包括李先生在内,在意识到被骗后,共有11名浏阳市民向警方报了案,涉案金额达到了37万余元。
浏阳警方跨省作战,一举捣毁6处犯罪窝点
案发后,浏阳警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但由于嫌疑人行踪不固定,侦查工作迟迟未能取得有效进展。
就在侦查工作陷入困境时,去年7月份,类似案件再发,又有5人因同样的骗局被骗去万余元。通过调查走访,民警很快确定了一个以王某余、王某庆为首,在广西桂林和湖南娄底、郴州等地设立窝点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经进一步侦查,去年7月中下旬,民警查清了窝点和团伙人员的活动规律,并于去年7月24日凌晨,兵分三路分别在桂林、娄底、郴州一举捣毁犯罪窝点6处,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0人,缴获涉案手机14部、涉案银行卡11张、涉案笔记本电脑5台,刑事拘留9人。
经审讯,嫌疑人王某余交代了自2018年3月份以来,组织人员流动设点,以返利的方式诱骗被害人到仿冒的APP上投资,待被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后,安排“操盘手”在软件后台操作被害人账户变更相应数额,以证明被害人“投资”成功,再安排“取款人”将资金取出的犯罪事实。
为使被害人信服及投入更多的资金,王某余等人前期会根据被害人投入钱数和提现请求通过网银、微信和支付宝等方式提供一定的返利或者提现,当被害人投入的钱款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将该APP平台关闭,并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
利用这一虚假的APP投资理财项目,该诈骗团伙共作案三起,非法获利40余万元。
据此,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王某余、王某庆伙同其他7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提醒
切勿在不明APP里搞投资
APP软件已经成为不法人员实施投资理财诈骗的重要载体之一。梳理各地公安机关破获的APP投资理财诈骗案件,发现“四假APP”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所谓“四假”,即背后的运营公司地址是假的,法人是假的,高收益是假的,项目也是假的。
诈骗团伙往往注册一个皮包公司,或是干脆假借其他公司名称,用以达到“APP是正规运营”的效果。利用手机APP软件,虚构投资项目,通过网站、微信群、QQ群等渠道进行推广,以高额利息回报诱骗网友充值投资,在平台充值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后,立即关闭平台卷款分赃,转换地点“改头换面”伺机再次作案。
面对类似骗局,市民应该提高警惕,切勿在来源不明的APP里进行投资。在网络上,不确认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不轻易涉及金钱来往,更不要轻易相信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盲目迷信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权威发布”等幌子,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骗局。
下载投资理财相关软件时,不要听信他人宣传随意扫码下载,建议通过官网或正规应用商店下载。下载前,一定要注意核实相关企业的从业资质。要养成定期给手机进行体检和查杀病毒的习惯,以免中木马病毒后被窃取隐私信息。(综合大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