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连续蹲守两个月工地,“保姆”交出优质项目

编辑:戴鹏 2019-08-26 10:49:17
微浏阳
—分享—
 
  “建筑行业确实很辛苦,但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就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开栏语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无论是冰冻三尺还是高温酷暑,始终坚守在各个工地现场,赶进度、保质量。他们,是这样一群人,无论是朝阳初露还是星空之下,他们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心态,以一颗匠心,筑造人民期待的美好建筑。从2010年到2019年,从市工务局到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九年时光,久久为功,建你所想,筑你所愿,初心不变,砥砺前行。从今日起,本报开辟专栏《奔跑的工建人》,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还原工建人朴实无华、甘于奉献的日常。
 
  人物名片
 
  马力,1986年生,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工程管理一科副科长,现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黄泥湾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现场代表。
 
  每天早上8时,绕着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巡视一圈;随后,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碰头,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午2时,赶往黄泥湾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现场,进行项目巡视、会商;晚上7时,与各施工班组现场碰头,安排当晚的施工计划,一直忙碌到晚上10时……最近几个月,马力一直在他负责的两个项目工地来回跑。
 
  2012年,学工程监理出身的马力进入到市工务局(现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7年来,他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工地一线,参与管理的市政府投资项目超过40个,也见证了浏阳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建筑行业确实很辛苦,但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就风雨兼程,无怨无悔。”马力话语铿锵。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吉星
 
  在工地连续蹲守两个月
 
  提前一个多月完成项目并交付
 
  8月24日晚9时许,位于黄泥湾路的黄泥湾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依然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夜以继日地赶工期抓质量,确保项目今年9月份开学如期交付使用。
 
  作为施工班组的“大管家”,该项目现场代表马力对近期工人们的辛苦劳累感同身受,于是,他经常会自掏腰包购买西瓜、饮料和宵夜犒劳工人,“工人们非常辛苦,白天干完,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在生活上照顾好大家也是应该的。”
 
  事实上,早在担任金刚中学综合楼项目现场代表时,马力就养成了自掏腰包犒劳工人的“习惯”。2017年3月底,金刚中学综合楼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工程要求在210天之内全部完成,即当年10月底进行交付。为了高效高质地建好学校,不影响学生开学,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工艺工种进行分类,交叉进行,错时施工,施行“三班倒”。
 
  作为现场代表,马力长期吃住在工地,肩负着督促项目工程进度、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等责任。“为抢抓工程进度,有两个月的时间我都蹲守在工地,跟工人们一起吃住。”马力介绍,一方面是在现场督促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是为工人们做好服务。经过5个月的一线奋战,在马力和工人们的齐心协力下,他们最终提前一个多月,高质量完成了项目建设。
 
  对于施工班组来说,马力是“大管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他就像一个“大保姆”。
 
  “工地上的事情,事无巨细都得操心。”马力说,包括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协调好各个施工班组之间的关系,现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等,“有时遇到经验不足的施工单位时,为赶工期还要帮忙去寻找施工班组。”
 
  承诺妻子外出度假
 
  只要一个电话他又回到了工地
 
  工作上的事情第一重要,这是马力的一贯准则。工作中,马力总是早出晚归,少有周末,6岁半的女儿和2岁半的儿子更是没时间照顾。他今年承诺妻子一家人外出度假的计划,也因忙碌在工地上而被取消。
 
  每年七八月份正是暑假,这时孩子有了快乐的假期,供职花炮行业的妻子也迎来了难得的休假时间。
 
  因此,早在今年7月初,马力的妻子就跟他约好了:“今年暑假,难得大家都有时间,咱们一家人去外面度假好好放松一下。”然而,近两个月来,每当妻子跟他提起外出度假的计划,马力总是“爽约”,自己一门心思地扑在工地一线。
 
  “这两天她还在跟我商量一家人外出度假的事情,希望我能够请年假陪伴她和孩子,可工地这边真的走不开,我怎么能够在这个关键时期去度假呢。”马力说,为了能让黄泥湾小学教学综合楼项目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准时交付,他不得不食言。
 
  在工地上工作10余年,马力坦言自己亏欠最多的是家人。妻子总是希望他能拿出有限的时间陪陪孩子,但只要一个电话,他又回到了工地。
 
  让马力感动的是,妻子虽然会经常埋怨他,但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她对我的工作很支持,有时候加班很晚回去,她都会煮东西给我吃。”
 
  作为项目现场代表,不仅马力身上有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在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工程管理一科,他的同事周和、戴家贤等人,同样用这种精神诠释着工建人的责任与担当。
 
  周和跟马力同一年进入到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7年来,他有70%的时间是在工地度过的,每天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戴家贤的孩子才出生几个月,然而为了督促进度赶工期,他每天奔走在工地一线,经常在小河乡的工地上一住就是一星期……正是因为有了现场代表们无怨无悔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个个民生实事项目才能如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声音
 
  “既然选择建筑这行就不会后悔”
 
  马力:做建筑这行,说不累是假的。其实以前家人也说起过这个事情,让我换个行业和工作,不要让自己那么累,但我并没有动摇。一方面,我大学学的就是建筑类相关专业,毕业后也一直在这个行业工作,我热爱这行、热爱工地;另一方面,我对单位是有感情的,单位领导对在工地一线的现场代表十分重视和关心。所以,既然选择了这行,就不会后悔,要一直坚持干下去,并把事情做好。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