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登记结婚数创新低,5年少了5048对

编辑:戴鹏 2019-08-23 10:03:52
微浏阳
—分享—
 
  近日,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8年我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了近10年来的新低。浏阳的情况也与此相似,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数据显示,2018年浏阳有7267对新人结婚登记,相比5年前这一数字减少了5048对。
 
  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晚婚甚至不婚?一些年轻人和相关专家说出了他们的看法。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数据
 
  浏阳人结婚登记人数减少平均年龄增大
 
  结婚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内,结婚人数与同期一定范围人口数的比率。最常见的结婚率指标,是以一定时期结婚人数(或对数)与同期总人口数相比,称为总结婚率,简称结婚率。
 
  梳理民政部近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发现,以2013年为分水岭,自2008年到2018年,结婚对数成“倒U”型发展,从2008年的1098.3万对逐年上升,到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顶点;自2013年结婚对数开始逐年下降,并降至2018年的1013.9万对。而这10年的结婚率情况也基本与这一走势相符。自2008年的8.27‰,逐年攀升至2013年的9.9‰,达到这一顶峰后,结婚率开始演绎“五连降”,降至2018年的7.2‰。而这一数据也成为近10年来的最低。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如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地区是上海,只有4.4‰,倒数第二的浙江为5.9‰,广东、北京、天津等省份的结婚率也偏低。
 
  浏阳的情况也与之相似,记者从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了解到,2013年,浏阳共办理结婚登记12315对;2014年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还有小幅度上升,为12468对;2015年开始浏阳办理结婚登记的人数减少,只有10152对;2016年结婚登记人数继续走低,为9042对;2017年结婚登记人数为8349对,2018年结婚登记人数为7267对,相比5年前减少了5048对。
 
  登记结婚人数降低的同时,浏阳男女结婚的平均年龄呈明显上升的趋势。2013年在浏阳登记结婚的女性平均年龄为26.5岁,2018年增长到29.7岁;5年间,在浏登记的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也由28.7岁增长到32.1岁(包括初婚、再婚)。
 
  案例
 
  每个“单身汪”都有本难念的经
 
  “结婚不是人生的必选项,维持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太难了。”研究生毕业后,29岁的刘女士参加工作有4年了,在她看来,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刘女士对于婚姻谨慎的态度与身边一些朋友婚后的压力有关,“结婚后不仅要工作,还要承担大量家务和生育的责任,如今的生活、教育成本太高了,我有很多朋友婚后压力都特别大。”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刘女士,对于现在单身的生活十分满意,“相比男性,女性在职场中不具有优势,因此不想太早结婚,想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事业上。”
 
  虽然家人不时催婚,但刘女士并不在乎,在她看来,结婚并不需要限定在一定的年龄之内。“一方面没有遇到‘三观’一致的人,另一方面我觉得如今社会对于大龄未婚女性也越来越包容了,所以没有特别大的结婚压力。”
 
  而在31岁的未婚张先生看来,如今年轻人并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结婚的成本太高,很多年轻人承受不起。“对于大部分的上班族,大学毕业后即使奋斗到30岁,想解决房子、车子的问题难度都不小,如果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就更大了。”张先生算了一笔账,如果要在长沙买新房结婚,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首付需要50多万元,加上装修的费用,至少要70多万元。
 
  “不是不想结,是结不起,想等事业更稳定,经济条件更好了再考虑结婚的事。”张先生说。
 
  观点
 
  浏阳市民政局婚登处:出生率下降是主要因素
 
  “从2014年开始,浏阳的结婚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导致出现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市民政局婚登处主任张剑表示,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从1989年起,浏阳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并在近30年来维持着这一趋势。出生人口减少,导致适婚人群减少,这是结婚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张剑分析,随着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年轻人步入社会的时间推迟,结婚生子的时间也相应推迟。同时,年轻人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如今结婚不再是以传宗接代为根本目的,而是更注重情感陪伴、生活扶助等需求,由此也会导致结婚平均年龄有所增加。
 
  结婚还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而这个基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尤其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适婚年龄人群对工作、生活及自身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和期许越来越高,当婚房、婚车等因素摆在平均收入水平还并不高的年轻人面前时,特别是年轻男性,他们往往只能通过推迟结婚年纪的方式来应对。
 
  婚恋平台:年轻人婚恋观更加多元
 
  谭女士是浏阳某婚恋平台的副总经理,她认为,如今结婚率越来越低,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的主观原因。
 
  “客观上来讲,80后和90后男女人口比例失衡,导致他们在适婚年龄段的婚恋难度加大,结婚率走低。同时现在社会工作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很多年轻人担心婚姻和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担心不能平衡家庭和事业之间关系。”谭女士表示,在很多人眼里,选择结婚就意味着在事业上有所舍弃。
 
  从主观上来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更加多元,注重自由,也导致许多适龄青年并不急于结婚。“其次,房价、教育等生活成本的高涨也让想结婚的人有些力不从心,成为‘恐婚一族’。”
 
  在对待年轻人的婚姻问题上,谭女士认为,一方面社会应该尊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个人选择,给年轻人更多的选择空间,给予更多的宽容。同时,社会和家庭应该引导和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关怀与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改善目前的婚恋环境。
 
  心理老师:正确引导破解“恐婚”心理
 
  浏阳市畅心心理公益服务中心主任、集里中学心理老师易大华认为,在现代社会,结婚是一件经济成本很高的事情。应该看到,当下社会风气变得浮躁,很多人对婚姻缺乏责任感和担当,缺乏对婚姻生活的向往与神圣感,导致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也会加剧年轻人恐婚的心理。对此,她认为应该从青少年性教育方面着手,进行正确引导,尤其是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应该在相关课堂中给学生渗透正确的婚恋、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懂得承担责任、敢于担当。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