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七次来浏,关注一家四代“发音”
“进入小河境内,这次我们邀请的是70岁的唐洪进先生作为浏阳东乡本地话发音人。老先生思维敏捷,基本能够做到见字发音、吐字清晰。两名学生第一次见识到音系如此复杂的方言,既是幸运又是一种挑战……”
8月11日,南京大学教授陈立中再次来到了浏阳小河进行本地方言的调查,这距离他第一次来浏阳调研客家方言已经过去19年。
19年间,他前后七次来到浏阳,浏阳客家话的丰富多样让他着了迷。由他撰写的《湖南浏阳客家话自然语料萃编》被纳入《世界客家文库》系列,目前已经由广东人民出版社进入出版流程。与此同时,由其主持的《湖南浏阳客家方言自然语调词典》项目则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浏阳客家话吸引著名方言专家“跟踪”19年
“鲤鱼个鱼苗嘞就可以点伢大子,唔知几细就可以舞到去卖啦。春天就有人荷到来卖,用碗子去舀。卖嘿滴嘞,又加滴子水。跍嘿路上又加滴子水,反正卖来卖去总卖总稀。就信天舀,一块钱,两块钱,舀两块钱……”(鲤鱼的鱼苗一点点大,才一点点大就拿去卖。春天就有人挑来卖,用碗去舀。结果鱼苗越卖越少,就随手舀,一块钱两块钱这样去卖,有时会直接说买两块钱的鱼苗……)
安静的房间,今年67岁的小河人万小端正在绘声绘色地用客家话给几位特殊的客人描述卖鱼苗的场景。而在他的面前则是一个话筒、一台数字录音机和一台用以录音的电脑,旁边的客人则一丝不苟地将他讲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南京大学教授陈立中和他的研究生。
“第一次接触浏阳客家话,就觉得它很特别,因此它也成了我课题的一部分。”2000年,陈立中正在湖南师范大学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期间,他选择了将湖南境内的客家话作为论文的研究内容,因此走访了湖南的众多客家地区,浏阳便是其中的一个点。也许是因为迁徙的缘故,浏阳客家人在发音、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多不易觉察的变化。为此,他经过认真地筛选,将万小端与其父亲作为发音人,专门进行了研究。
“万老先生的客家话更多的与广东客家话保持一致,而万小端的客家话则有了细微的变化。这是个有趣的现象,我希望能够持续地记录下来。”随后的几年,陈立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不久便调任南京大学,可工作与生活的变化并没有让他停止对浏阳客家话的调查。“比如一个wu(舞)字在浏阳客家话中便出现了几十种意义,分别可以充当名词(语素)、动词、介词、连词以及插入语五大类用法,实属罕见。”
“这19年来,浏阳是我目前所有调研的客家话地区下功夫最多的一个地区,也是资料收集最多的客家话地区。”一次次跑浏阳调研客家话,陈立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了厚厚的书稿《湖南浏阳客家话自然语料萃编》。与此同时,由其主持的《湖南浏阳客家方言自然语调词典》项目也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四代人的发音变化让他呼吁加强方言资源保护
2430个常用字,2900个词语,200个句子外加若干个话题讲述。如果不是内行人,翻看陈立中的《方言调查字表》便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圈圈点点的国际音标外加汉字标注,浏阳客家话的细微变化便体现在其中。
“客家人自己也许感觉不到方言的变化,但时间可以磨损掉很多东西,包括语言。记录下来,就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当初的感觉。”在19年的连续“跟踪”调查中,陈立中除了请发音人配合对常用字词进行发音外,还采用了录音的方式进行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浏阳客家话的不断变化让他这个见多识广的方言专家亦感到了惊讶——
从第一次到浏阳调查方言起,万小端一家便是陈立中重点研究的发音人。刚开始,万小端的父亲所说的客家话与广东的更为接近,其家人的发音虽略有不同,但也大同小异。而到了2015年与2017年,陈立中在调研中发现,万小端的发音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让人震惊的,同一个人会因为时间的流逝悄悄改变发音方式,或许这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方言是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彼此即使分离,但只要一张嘴说话,两人就能从乡音中找到共鸣。在讲述中,陈立中提到了一个特别的细节:万小端的小孙子从小便生活在客家话的语境中,刚开始学说的话便是客家话。上了幼儿园后,孩子渐渐放弃了说客家话,而是改为了普通话,即使在家也很少说。
“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万家的第四代后,客家话便不再是日常交流的语言了。那么那些客家话独有的字词,不仅不会说甚至都可能听不懂。”作为汪涵发起的湖南方言调查“响应”计划项目的主持人之一,陈立中毫不犹豫地把浏阳客家话纳入到了项目记录、研究的范围之中。“我们今天可以录到一个80岁的浏阳客家人说话,而50年之后,却很难录到一个130岁的浏阳客家人所说的话。时间的推移,增加了方言调查的紧迫性。”
方言是源远流长的最草根、最深邃又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也是一座城市最独特的标签。“浏阳的方言十分丰富,在语言的世界里,它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代表性。因此,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行动起来,借助乡土教材等方式,从孩子开始,一起来保护这些方言资源。”
◎方言解码
浏阳客家方言“舞”的语义和用法
(一)语素
话呀耍花灯呐。就搞几搞几隻年轻漂亮个妹子啊,欸,拿滴子个灯笼子啊,唱下子歌啊,跳下子舞啊。
(二)动词
爱有隻咁个大概有隻咁个过程滴如印子要舞下去,舞下去,咁子放……(挥动)
欸,如到你可以同我舞起来了嘞。(端开)
鲤鱼呢就点伢大子都畜得活。但是草鱼呢就爱畜大滴子,正可以舞下箇大田里去畜。箇就安做草秆子。(放入)
箇个壁角子墙角子上就舞隻子竹筒子嘞,专门插纸煤筒,哎,插纸煤个嘞,放纸煤个嘞舞倒哩。(放置,摆放)
箬竹子笋也食唔得呢。也冇么人舞啊。(采挖)
如下就舞床披子嘞,安做披子。披风啊,就披子。(穿)
(上天棋)一般是就如咁子舞下来个,就咁子个。噢,有滴总,总走下子又分别人家打嘿哩,就接倒箇。(打)
……
(三)介词
从前个细人子是舞枚子,舞条子鼻帕子就挂到……舞枚子镔针嘞挂下衫上嘞。(表处置,相当于“把,将”)
箇帖写好哩以后要舞隻子唔知几精致个盒子装倒。(表工具,相对于“用”)
(白辣椒子)舞倒舞滴子油子一燍啊,食淡干鱼子样噢箇就,喷香噢。(表材料,相当于“用”)
因为十分少,所以就舞倒栽禾个时候子,箇禾秧个禾蔸秧根上,禾秧根上蘸滴子骨头粉。欸,蘸滴子骨头粉去栽。就安做蘸骨头粉。(表时间,相当于“在”)
(四)连词
我个姑姑卖妹子……舞倒我隻当老表个的也打隻红包喔。(表因果关系,相当于“致使,以致”)
(五)插入语
也冇么啊仪式,舞倒请起下子来呀,烧滴子香烛子啊。(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相当于“也就是”。)
◎人物介绍
陈立中,1967年11月生于湖南攸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曾任教于湘潭大学,现任教于南京大学。
硕士、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都是汉语方言学,具有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对湘语、赣语、客家话、吴语、官话、湘南土话都有一定的研究,在汉语方言自然语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代表性论著有《阴阳五行与汉语词汇学》《湖南省志·方言志》(参编)《湖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等。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