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变得“不爱吃肉了”
姓名:黄虹鑫
高考成绩:599分(理科)
录取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破旧,这是记者到访黄虹鑫家的第一感受。黄虹鑫的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双耳听力也不太好,只能在家做一些竹制品;他的母亲在外打零工,收入比较低。
虽然家境一般,但在黄虹鑫有需要时,他的父母还是把家庭收入的近一半拿出来,供他上补习班。懂事的黄虹鑫也很努力,今年高考,他以599分的高分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思荣实习生黄凯瑶
再穷没有穷孩子的教育
他加倍努力学习感恩父母
8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黄虹鑫家时,他正帮助父亲把外面的竹子搬进屋里。“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黄虹鑫说,父母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即使家境一般,黄虹鑫的父母也没有在学习费用上少花一分一毫。黄虹鑫小学三年级时,他的母亲张利霞为了给他提升学习成绩,咬牙每月拿出1000元,送他去上了补习班。“当时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算是把家里一半的收入都拿出来了。”张利霞说。
补习持续了两年,黄虹鑫的学习成绩稳定下来后,就没再报班了。回忆起那段日子,黄虹鑫说:“上补习班后家里经济压力更大,最直观的感受是家里伙食变差了,吃肉的次数变少了。”他告诉记者,上补习班那两年,家里的饭桌上很少见到荤菜。即使有肉,也只有少少的一点。对这一点点肉,父母都不动筷子,而是让给黄虹鑫一个人吃。黄虹鑫要爸爸妈妈一起吃,爸爸妈妈却都说:“我们不爱吃肉了,给你吃吧。”“后来我才明白,爸爸妈妈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黄虹鑫双眼湿润了。
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黄虹鑫选择以加倍的努力进行回报,中考时,成绩名列前茅的黄虹鑫考上了田家炳中学。
选择好就业的专业
他想毕业后尽快回报父母
在黄虹鑫的书房里,挂着他自己写的对联,对联上的字迹遒劲有力。“我从10岁就开始练习写毛笔字了。”黄虹鑫说,每年过春节,附近的邻居都会上门请他帮忙写对联。
高考完的暑假,黄虹鑫并没有闲下来,他在家当起了家教老师。尽管只有两个学生,但黄虹鑫却教得格外投入,每天都给他们安排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结束一天的家教后,黄虹鑫都会用心地准备第二天教学的内容。为了不出差错,黄虹鑫总是先把课本先预习一遍,把题目先做一遍。“当老师,就应该教好学生。”黄虹鑫说,做一件事情就要认真做好。
“能靠自己的努力赚到钱,减轻父母的压力,我很开心。”黄虹鑫告诉记者,当家教老师12天,总共赚了2000元。这笔钱他打算用作自己的大学学费。
谈及未来,黄虹鑫说,他选择机械工程专业,就是因为听同学和老师说,这个专业相对更好就业。“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一份好工作,尽快好好回报父母。”
如果您愿意帮助黄虹鑫,可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电话:83830000),或直接联系黄虹鑫(电话:15084956417)。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