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现场探访两大溯溪点,发现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提醒: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不要轻易下水
“高烧”不退的三伏天,不少市民喜欢前往户外避暑纳凉。达浒镇的金坑景区和沿溪镇的黄潭瀑布,山幽潭深、奇石飞瀑,每天前来溯溪、跳水、游泳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殊不知这玩乐的背后却暗藏着危险。
虽然景区内的警示牌随处可见,却阻挡不了市民对溯溪的热情。溯溪水域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户外玩水该如何进行安全防护?日前,记者前往这两个溯溪的集中地进行了探访。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沿溪镇黄潭瀑布
十几米高的瀑布周围十分热闹
不少游客在此戏水
7月29日,沿溪镇大光圆村,十几米高的黄潭瀑布飞流直下,这里是眼下最热门的溯溪地之一。大家或在水里游泳、嬉戏,或打赤脚下水体验山泉水的清凉,场面十分热闹,尽管不远处就设有禁止游泳的标识。
记者观察发现,虽然瀑布周围和上下的石梯旁安装了护栏,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现场仍是存有不少隐患。由于水潭周围的石头长满了青苔,游客稍有不慎很容易滑倒,甚至摔入深潭。在现场采访时,记者就目睹了一名年轻女孩滑倒,所幸没有大碍。
“去年夏天一个南乡的游客在瀑布顶上玩水,不小心滑到水潭里骨折了。”在附近开农庄的黄先生说,自从那次意外发生后,附近开农庄的村民就自费在瀑布周围和上下的石梯旁安装了护栏。
“去年8月份,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上千人来玩。”黄先生说,近几年溯溪的活动越来越火,现在这个季节,周末一天有几百人前来游玩。
达浒镇金坑景区
游客从小瀑布上往下滑,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金坑景区尚未开发,安全隐患多,禁止游客通行。”7月22日,在达浒集镇通往金坑景区的道路入口处,路边立着一块明显的警示牌。
“景区尚未开发,私自溯溪危险”。顺着山路一路向前开,路边随处可见安全警示牌,沿路的不少农庄在招牌上都醒目地打出了“溯溪”的字眼。
沿着山路往金坑景区深处走,在一个小瀑布旁传来了游客戏水的声音,十来个穿着橘色救生衣的游客正玩得起劲。“来,我先演示一下。”在游客的注视下,带队的黑衣服教练在小瀑布入口躺下,顺着水流一滑,掉入了瀑布下的水潭中,并很快从水潭中露出头来,鼓励其他的游客进行尝试。
经过教练的示范,几名男性游客早已跃跃欲试,很快几个人相继从瀑布口滑入到水潭中。玩得兴起时,甚至有人将头上的安全帽往潭水中一扔,直接跳入水中。见有胆小的女游客不敢尝试,几名男性游客还在一旁不断加油打气,最终几名女游客和一名小女孩,都相继从瀑布上滑落到水潭中。
“我专门带团玩水,多的时候一天能带几百人,一个团队只收200元。”在前往下一个戏水点前,教练告诉记者,目前正是溯溪玩水的高峰期,不少外地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
事实上,这里也曾发生过意外事故。
这名教练介绍,这条线只是金坑景区玩水的A线,“B线更刺激。”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另一个峡谷里。在附近农庄老板刘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峡谷中一处戏水点,刘先生在未戴头盔的情况下从十几米高的山岩上跳入脚下的深潭,上岸后他轻松地说,“如果游客不会游泳也没关系,穿了救生衣就能浮上来。”刘先生说,带游客来玩,他按照20元/人的标准收费,还提供救生衣的租赁服务。
安全提醒
野外玩水危险
溯溪需做好安全防护
溯溪水域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为何这些水域危险重重?在浏阳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李腾富看来,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游客安全意识的缺乏有很大关系。
“暑假期间最容易发生溺水事故。”李腾富说,如今在浏阳,周末带着孩子去户外溯溪、玩水几乎成了一种时尚。
“溯溪、玩水发生意外事故的地点集中在东区,主要是因为东区山多,藏在山谷深处的溪流、深潭也多,满足了市民探险、猎奇的需求。”李腾富分析,这些水域危险重重、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游客的安全意识薄弱,不注意自我保护,不少人游玩时嫌热往往脱掉救生衣;二是这些水域本就具有危险性,附近的石头经过常年溪水、雨水的冲刷,布满了青苔,很容易滑倒发生意外;三是防护措施不到位,水域周围还是原始状态,没有救生设备,加上山区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差,一旦发生意外,落水者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山间的深潭虽然表面平静,水中很可能有石头、树桩等硬物,跳水时不慎撞到水中的硬物,后果不堪设想。”李腾富提醒,市民去户外水域玩耍时,尤其是比较危险的水域,必须要由有经验的人带队,并先进行安全评估:“这里的水位有多深?”“如果发生意外同伴能否及时救助?”……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其次,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穿戴好救生衣、头盔等设备。“救生衣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浮力测试,跟团游玩时,要确认救生衣是否合格,能否在发生意外时发挥作用。”李腾富说。
新闻延伸
溯溪地点属于未开发景区
“金坑景区是天然形成的户外游玩地,并不属于开发的景区,市民在前去游玩时需格外注意安全。”达浒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户外溯溪的安全问题,政府在通往溯溪地的路上设置了不少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不要私自下水溯溪。
此外,达浒镇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旅游办也时常会去溯溪的地区,查看户外溯溪团队的救生设备有无破损,是否还在保质期内。巡查时,如看到市民做出危险动作,会及时上前劝导。
“目前到金坑溯溪以报团游玩的形式为主,也有散客。”该负责人提醒,市民最好不要单独去溯溪,报团游玩时要选择有相关资质,并购买保险的团队。
针对目前溯溪活动火爆、安全隐患增多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将加大安全检查和巡查的力度。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