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疗救助精准扶贫,三次手术17万元费用“零负担”

编辑:戴鹏 2019-07-23 10:12:16
微浏阳
—分享—
 
  7月19日上午,年近六旬的苏长国老人步履轻快地走出医院,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畅快了。
 
  苏长国是洞阳镇九溪村村民,8年前他的手脚关节出现病变,发展到后来已无法下地行走,双手也不能弯曲,成了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得益于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今年6月他住进医院,通过手术修复了踝关节,置换了人工肘关节,现在又行动自如了。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患病8年丧失劳动能力,老人因病致贫
 
  7月18日上午11点多,记者在浏阳年轮骨科医院关节外科病房里见到了苏长国,他满脸欣喜地向记者展示着活动自如的手脚,一会儿抓抓头,一会儿踱踱步。
 
  “最近几年,我几乎没有下地行走过,双手也不能弯曲,吃饭都靠老伴喂食。”苏长国说,2011年,他感到手脚关节疼痛,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一开始也没有太在意。但发展到后来,他的脚踝和肘关节已丧失弯曲功能,并疼痛难忍,最近几年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之前我还是可以务农,农闲的时候去打点小工,日子能勉强过下去。”苏长国说,他丧失劳动能力后,家里的生活便难以维持。考虑到无法承担高额的治疗费用,他只能靠吃点药来减缓病情。
 
  按照相关规定,精准扶贫对象享有医疗救助政策。今年6月份,苏长国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浏阳年轮骨科医院接受治疗。
 
  修复踝关节置换肘关节,17万元治疗费用有保障
 
  “入院时,老人不能走路,双手弯曲受限,尤其是右手完全是僵直的。”浏阳年轮骨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杨富才介绍,老人6月9日入院,考虑到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且发病时间较长,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未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安排老人做了一系列的检查。
 
  经过诊断,苏长国被确诊为全身多关节滑膜炎,脚踝、手肘关节已遭受侵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会诊,我们发现老人的双脚踝关节尚有手术修复可能,但右手肘关节受损严重。”杨富才介绍,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医院安排了三次手术,在6月20日第二次手术时,对老人右手肘关节进行了人工假体置换手术,“单这一项手术就产生费用7万多元。”
 
  经过术后康复,如今苏长国老人的手肘和脚踝关节活动自如。“住院一个多月,产生了17万多元费用,如果要我自己支付,肯定支付不起。”让苏长国高兴的是,这17万元治疗费用,他只用承担不到百分之十,而且这部分费用,也在医院的协调下,获得基金援助。
 
  “也就是说,我治病没有花一分钱,还是党的政策好,让我重获新生。”苏长国说,等他出院后,他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摘帽”脱贫。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