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街道引导各村(社区)建立扶贫产业基地
浏阳日报讯(记者胡吉星)7月15日,荷花街道西环村樟树组的“森灵生态农业园”,宽敞的现代化钢架透明大棚内,一盆盆萌态尽显的多肉植物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忙着将多肉植物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森灵生态农业园是西环村去年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总规划面积约120亩。基地完成建设后,为当地贫困户增加了就业途径。
西环村支村两委还与森灵生态农业园达成协议,下一步由森灵生态农业园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欧月种苗、技术、服务,并统一回收,带动该村已脱贫的40余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以做到稳定脱贫不返贫。
而在牛石岭村,由该村和市市志档案馆联合打造的火龙果产业扶贫基地,给今年74岁的贫困户蒋章全带来了后续稳定脱贫的希望。
目前,该基地共种植火龙果60余亩,已吸纳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土地的方式入股,同时还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20余个。“我年纪大了,在基地就做些除草、清沟等事情,100元一天,去年赚了1万多元呢。”蒋章全说。
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荷花街道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不断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截至目前,该街道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持等带动403户1440人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为此,自2017年起,荷花街道通过引进社会投资项目、村集体投资自建等方式,引导各村(社区)建立扶贫产业基地,让已脱贫的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使他们能够获得持续稳定增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街道10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社区)中,现已有7个村(社区)建立了扶贫产业基地,另外3个村(社区)也正在发展自己的扶贫产业、规划建设扶贫基地。”荷花街道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街道已建成了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基地,如西环村的多肉植物、欧月基地和莲藕基地,牛石岭村的火龙果基地,南环村的油葵和台湾南瓜基地,浏河村的蔬菜基地等。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