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许雅兰)6月28日,随着一阵挖掘机的轰鸣声,金刚镇南岳村一处私占基本农田建设的房屋被拆除。随后,镇村工作人员将拆卸的建筑材料移除,对土地进行复垦。
“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属于违法行为,拆除前一周,我们拆违办工作人员通过巡查发现了此处违法建房。”金刚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次上户沟通,房主最终同意拆除,并另择符合规划的建房新址。
昨日,记者在南岳村看到,上述房屋拆除后,原址已还原成田地。据了解,今年以来,金刚镇通过组建拆违队伍,对各村尤其是旅游环线两厢等重点区域进行每周两次以上的巡查,通过及时拆除违法建房并复垦,严防新增违法用地行为的发生。
宅基地是农村建设用地的主体,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为了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浏阳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契机,通过控增量、消存量、提质量,严把农村宅基地资源总量控制关。
据了解,为了严控增量,坚决杜绝项目建设和村民建房占用耕地等行为,社港、达浒、古港、荷花等乡镇(街道)实行站办所分片包干到村、村干部包干到组的动态巡查网格化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网格化排查。永安、金刚等乡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拆除、复垦,及时制止了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建房等违法行为。此外,大瑶镇还创新监督举措,设立属实有奖的公开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参与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监督。
消存量是优化宅基地资源配置的有效措施。浏阳从2017年开始全面开展农村“一户多宅”“空心房”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已完成拆除“一户多宅”“空心房”1.36万宗,拆除面积3050亩。同时,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目前全市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达189户、面积3.4万平方米。
针对利用率低下的宅基地资源,浏阳结合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探索城乡合作建房等宅基地高效利用形式。张坊镇上洪村引导农户与城市居民合作建房,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城市下乡创新创业人员提供了用房保障,引进了更多的资金、人才和产业,使宅基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