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咳嗽大笑就漏尿,“笑尿了”其实是种病

编辑:戴鹏 2019-07-08 10:13:15
微浏阳
—分享—
  产后女性、中年女性易患尿失禁,应做好预防工作
 
  如今,许多网络词汇在生活中被“高频率”使用,比如当遇到特别好笑的事情时,有的人会夸张地说“笑尿了”。其实,“笑尿了”是真实存在的,医学上称之为尿失禁,而且这种疾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今年49岁的王女士就患上了这种尴尬的疾病,“我几年前就开始出现漏尿的情况,但觉得很不好意思,就没去医院就诊。”最近,她的病情愈加严重,稍微运动、咳嗽就会导致漏尿,这才不得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她漏尿的原因是患上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一种——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要因感到羞耻而讳疾忌医。”市人民医院妇一科主管护师吴赛花提醒,压力性尿失禁是可治疗也是可预防的。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病例
 
  打个喷嚏就漏尿,久拖不治成重度尿失禁
 
  市民王女士近几年来一直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漏尿。
 
  “平时只要跑步、负重,甚至是打个喷嚏都会导致漏尿。”王女士说,几年前她就开始出现漏尿的情况,这给她带来不少困扰。王女士总担心自己身上会有异味,甚至不敢靠近别人,加上外出时经常需要找厕所,渐渐的,王女士开始减少外出次数,甚至几乎没有了社交活动。
 
  “我母亲也有漏尿的情况,所以我一直以为这是年纪大了的正常表现,加上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就一直没去医院就诊。”王女士说,她的母亲也患有尿失禁,最近在医院被诊断为子宫脱垂。一次,在陪母亲到医院治疗时,王女士向医生咨询了自己的病情。医生告诉王女士,她的尿失禁并非是年纪增长引起的,而是患上了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患者一直拖着没来就诊,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重度尿失禁。”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朝晖表示,所幸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王女士的症状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和王女士一样被“漏尿”这个问题困扰的女性不少,56岁的甘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就连咳嗽、笑一下都会不由自主地漏尿,一出门就满大街找厕所。”最令甘女士尴尬的是,即使是找到了厕所,有时也会因为憋不住而尿裤子。“一大把年纪了还尿裤子,这哪好意思说。”原来,甘女士几年前就开始出现腰骶部、臀部、外阴处胀痛、刺痛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开始出现漏尿的情况。
 
  “以前社区有什么活动我永远都是冲在前头,自从出现漏尿这个怪毛病后,我再也没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活动了。”甘女士说,她有个朋友是医院的退休职工,得知情况后,建议她去医院检查。就诊后,甘女士被诊断为中度尿失禁,所幸经过两个月的盆底康复治疗后,她的中度尿失禁已经转为轻度。
 
  数据
 
  医院每月接诊200余人,中年女性易中招
 
  什么是尿失禁?吴赛花介绍,这是一种在腹压增高(打喷嚏或咳嗽)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外口渗漏的症状,严重者在提重物、直立行走、坐起时,都会有尿液流出。
 
  “尿失禁分为三类,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型尿失禁,尿失禁病例中约有50%属于压力性尿失禁,是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那么,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吴赛花解释,其实很多产后妈妈都会有这个病,女性身体的盆底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盆底肌犹如一张“吊床”,紧紧吊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并参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等多项生理活动。由于妊娠期子宫逐渐增大,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盆底肌肉,子宫重量日益增加,再加上分娩时产生的直接外伤或神经损伤,盆底肌肉处在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这些影响破坏了身体的固有结构,尿道支持受到影响,便会导致尿失禁。
 
  “目前市人民医院每个月接诊的尿失禁患者有200人左右。”周朝晖介绍,这种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和产后女性,除盆底肌的松弛之外,和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激素水平的下降也有很大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尿失禁已经不是中年女性的“专属疾病”了,发病群体正越来越年轻化。“当代女性压力大,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加上二孩的开放、多孕等原因,患上尿失禁的年轻女性也开始增多。”吴赛花说。
 
  健康贴士
 
  尿失禁可治愈可预防
 
  “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后,很多女性会觉得不好意思,还有一些中老年女性担心会被家人嫌弃,隐瞒这个问题。”周朝晖介绍,其实患者不必过于恐慌,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治愈尿失禁。
 
  症状较轻的,可以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增加肌肉力量,缓解症状。患者甘女士,就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加上自己配合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从而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康复。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就要考虑通过手术解决问题了。
 
  对于盆底肌的损伤,有不少市民存在误解。由于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女性的妊娠、分娩,有市民会认为,生孩子采用剖宫产的方式,不经过阴道分娩,盆底肌的肌肉就不会受到损伤了。周朝晖解释,其实,怀孕过程中腹腔压力在不断增加,会对盆底肌肉产生持续的压迫,所以不管生产时是采用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方式,盆底肌肉都会受损。
 
  那么,如何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周朝晖建议,产前,孕妇应当注意控制体重,孕期肥胖易导致胎儿体重过大,增加巨大儿的概率,这不仅会造成产后体重恢复的困难,生产时还容易发生盆底肌损伤;女性不管是孕期还是产后,都可以做些温和的有氧运动;产后可以进行相关的疾病筛查,同时配合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产后一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