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台风“木恩”外围掀起风雨,未来几天浏阳仍有强降水

编辑:戴鹏 2019-07-04 10:39:02
微浏阳
—分享—

昨日18时,浏阳城区开始下雨。记者彭红霞
 
  昨日16时至20时,气象局4小时内发布19次天气预警信息
 
  今年第4号台风“木恩”于7月3日凌晨在海南万宁沿海登陆,成为今年登陆中国的首个台风。尽管海南和湖南之间距离遥远,但台风的威力依然传到了浏阳,并于7月3日下午在浏阳“掀起”风雨。
 
  “东区张坊、大围山、小河附近有局地强对流云团发展,请注意避防雷电及短时强降水。”7月3日14时许,市气象局观测大厅已是一片紧张的氛围。电脑屏幕上,各种数据不断刷新,工作人员敲打着键盘,不断整理数据与各类气象资料,及时发布降水实况预警信息及短时临近预报。
 
  随着瓢泼大雨的到来,市气象局工作人员更加忙碌了起来,4名预报员分工协作,不断在“浏阳市防指讯息交流群”里发布天气讯息,7月3日16时至20时,4个小时内共发布了19次天气预警信息,以提醒各单位做好防汛准备。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婷
 
  应对强降水
 
  4小时发布19次天气预警信息
 
  7月3日14时许,浏阳境内对流云团开始星星点点生成。强降水尚未形成之前,雷达监测系统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即将到来的强降水信息。
 
  走进市气象局观测大厅里,预报员们正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雷达图、云图、各区域站点实时降水监测表等不断切换,五颜六色、画着直线或曲线的图片,以及密密麻麻的监测站点数据,让人眼花缭乱,但预报员们却能迅速捕捉天气脉搏的律动,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东区张坊、大围山、小河附近有局地强对流云团发展,请注意避防雷电及短时强降水。”
 
  “张坊富溪站点,小时降雨量超过20毫米,请注意防范。”“我市境内多地有对流云团发生发展,对流云团局地性较强,请加强防范。”……随着云团临近,预报员们的工作更加紧张,既要监测浏阳整体天气情况,又要重点关注雨量较大、可能引发灾情的区域,并根据气象数据,统计并发布实时降水量,预估未来降水总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长等。
 
  “张坊现在雨小了,请问后期降雨趋势如何?”17时1分,“浏阳市防指讯息交流群”中,张坊镇相关工作人员问道。不到1分钟,预报员就做出回复:“后续预计还会再有降水,因为万载上空的强对流云团,有往西走的趋势。”
 
  为了及时给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提供天气讯息,配合做好防汛工作,从16时到20时,预报员们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过去2小时浏阳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预计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请注意防范。”“18时30分至19时30分,关口街道1小时雨量已达42.3毫米,强降水仍将持续,注意防范城市内涝。”4小时内,在“浏阳市防指讯息交流群”中,预报员共发布了2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4次实时监测警报以及13次一般性信息提示。
 
  天气播报
 
  做好应对措施未来两天有大到暴雨
 
  截至7月3日19时55分,浏阳多个乡镇街道的降水量达到暴雨标准,其中:荷花街道降水量70.7毫米、关口街道61.3毫米、淮川街道56.2毫米、张坊镇50.1毫米。20时后,降水回波开始逐渐减弱。
 
  “这次暴雨是由于前期湿层深厚,受到台风倒槽外围波动影响而生成的局地热对流性降雨。”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浏阳上周发生的强降水过程,这次降水以对流性降雨为主,小时雨强大,受台风外围的影响,我市上空为偏东风气流,“预计接下来几天还将有局地暴雨的发生,并伴有雷暴大风天气。”
 
  根据市气象局预测,7月4日、5日,浏阳有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过程雨量40-6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0-40毫米,主要降水时段预计将出现在7月4日下午至7月5日白天,7月6日、7日仍有降水。
 
  据此,市自然资源局和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提示,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应高度警惕,加强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应特别注意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巡查、监测和防范。
 
  天气知多点
 
  7月天气趋势预测发布
 
  预计平均气温29.2℃
 
  7月1日,市气象局发布《2019年7月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以下简称《预测》)。《预测》显示,浏阳7月气温正常,平均气温为29.2℃(历年同期平均值为28.7℃,去年为29.4℃);预计月总降水量略多,为170毫米(历年同期平均值为148.4毫米,去年为239.6毫米)。
 
  《预测》还对7月降水时间进行了预估,预计本月浏阳总降水日数为14天左右,降水将主要出现在7月3日至8日、7月10日至13日、7月22日至23日、7月28日至29日。
 
  “以前以为天气预报只能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没想到现在还能看未来一个月的天气了,这对于选择重要活动的举办日期非常有用。”对此,不少市民点赞。
 
  “这个《预测》我们称之为‘月报’,其实它的应用历史已经很长了,发展得比较成熟,只是之前仅对专业用户发布。”市气象局局长李春梅说,气象部门通常对外发布“周报”,这次之所以会对外发布“月报”,主要是因为根据往年情况,7月浏阳雨季将结束,“月报”可以为相关部门做好防汛调度以及后期的蓄水保水工作提供参考信息。“预测出一个月内降水的时间分布、平均气温等信息,虽然不能呈现逐日天气状况,但可以有效地服务防汛、烟草、电力、国土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科普浏阳
 
  32个乡镇街道分布着64套天气自动监测设备
 
  天气情况是如何监测出来的?李春梅介绍,位于城区的浏阳市国家级气象站,加上分布在我市32个乡镇街道的64套自动气象监测设备,构成了我市气象监测的大网络,预报员可以通过该网络随时获取任一乡镇的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数据,掌控实时天气情况。
 
  “我们的短时、临近预报在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春梅介绍,“通过雷达回波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云团的移动方向、速度、强弱等,预估1-6小时内的降水情况,包括预计云团将要经过的乡镇、可能产生的降水强度、总降水量等信息。”
 
  一般情况下,天气预报是通过三个步骤完成的,分别是气象资料的收集,对气象资料的分析、计算,以及对外发布。每天气象系统都会进行国家、省、地三级会商,根据会商结论,结合本地的情况,得到预报结论并对外发布。“其实预报员每天都要面对2万多种海量气象数据,这其中有正相关的数据,也有反相关的数据,因此需要细致甄别出最有可能对未来天气变化产生影响的因子,这对预报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都是考验。”李春梅说。
 
  谈及部分市民质疑“天气预报有时不准”,李春梅表示,目前现代气象科学的发展仅百余年历史,时间相对较短,加之大气运动本身复杂多变,数值天气预报无法完全模拟大气演变,天气预报目前不可能完全准确,这是世界性气象难题。
 
  “目前浏阳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8%-90%。”李春梅透露,接下来,气象部门也将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提高精准度,力求将来能实现定点、定时预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