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乡村风貌别具一格,这几年依托“一村一品”战略,通过治理生态环境、挖掘文化内涵、完善设施功能,与官渡镇竹联村、古港镇梅田湖村、张坊镇田溪村一样,许多村庄成为“网红打卡地”,助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之所以热度不减,不单单是满足了游客观光、休闲、游乐的需求,也找回了“乡味”“乡愁”,获得了诗意的栖居,更让我们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徐剑锋
新形势下,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6月17日,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指导,市旅游智库学会联合湖南华天爱旅人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2019年夏季沙龙活动举行,旅游领域专家、旅游企业、协会代表、镇村旅游管理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交流、群策群力,共商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之道。(6月21日《浏阳日报》)
这场主题沙龙内涵丰富,为乡村产业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浏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乡村风貌别具一格,这几年依托“一村一品”战略,通过治理生态环境、挖掘文化内涵、完善设施功能,与官渡镇竹联村、古港镇梅田湖村、张坊镇田溪村一样,许多村庄成为“网红打卡地”,助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之所以热度不减,不单单是满足了游客观光、休闲、游乐的需求,也找回了“乡味”“乡愁”,获得了诗意的栖居,更让我们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
实践说明,把乡村旅游资源规划好、利用好、发展好,定能成为富民强村的最有效抓手。事实上,每个村都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只要找准自身定位,抓牢游客消费心理,精心打造一批旅游精品线路,着力开发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瓜果采摘游、民俗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就能让乡村旅游成为香饽饽。
可以说,浏阳乡村旅游已呈“燎原之势”。当然,置身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要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地搞几户农家乐、建几处人造景观,而要有更多的新路线、新玩法。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乡土文化、乡土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线。换句话讲,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是不可持续的。留住乡情也好,抚慰乡愁也罢,乡村旅游就要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对本土文化进行传承利用,通过细心挖掘、精心整理、匠心开发,因地制宜推动精致化、精细化发展,把最具特色的产品呈现给游客,让他们既欣赏到如画的山水风光、乡野乐趣,又品读到本土特色文化。
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单一和薄弱,因此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高品质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食宿、购物等配套功能,提供个体性、差异性需求的服务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强化宣传、扩大影响,这样才能让游客“来得了、吃得好、玩得欢、住得下、带得走”。
乡村旅游,大有可为。只有找准定位、彰显个性,加快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乡村旅游精品,才能真正把游客的脚步留住,形成联动效应、规模效应。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