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瓦片割伤脚,几天后突然全身抽搐

编辑:戴鹏 2019-06-18 10:00:35
微浏阳
—分享—
 
  外伤应及时处理,小心感染破伤风
 
  “他几天前被瓦片割伤了脚,以为是个小伤口没什么关系,没想到竟然严重到需要抢救。”昨日,在市人民医院,市民陈女士说起丈夫王先生的病情仍然心有余悸。6月8日,王先生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被瓦片割伤脚,由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感染了破伤风,6月14日王先生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杨明提醒,夏季是外伤高发期,接触野外泥土、木屑、生锈的铁钉等受伤后,应及时清理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切不可大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思荣
 
  男子突然呼吸困难
 
  病因竟是几天前的脚部外伤
 
  夏季是农忙的时节,6月8日,家住张坊镇的王先生正在自家农田忙得不可开交。为了方便劳作,王先生没有穿鞋子,右脚足跟不小心被瓦片割伤。王先生抬脚一看,发现伤口不大,便没有进行清洗消毒包扎,还继续带着伤在田里劳作了一天。
 
  “忙农活时受点小伤很正常,我们都没有在意。”陈女士说,右脚受伤后,接下来的几天,王先生仍旧在田间起早贪黑忙个不停。
 
  没想到,6月13日中午,王先生突然出现牙关紧闭、张不开嘴、说不出话的情况,还伴有呼吸困难、脖子仰起不能动弹等症状。6月14日凌晨,王先生的症状不断加重,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医院。
 
  “这是感染破伤风的典型症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值班医生杨明通过检查及询问,确诊王先生是感染了破伤风。由于病情危重,王先生住进了ICU,并在6月14日早上出现全身抽搐、严重呼吸困难、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医生立即对他进行抢救。经过抢救,王先生恢复了心跳,但目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小伤口也需谨慎处理
 
  警惕感染破伤风
 
  “很多人认为身上出现的一些小伤口不处理也没关系,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杨明告诉记者,几天前他接诊了一名外伤患者,该患者工作时不慎被生锈的器材割伤了手臂,来医院清理伤口,杨明要为他接种破伤风抗毒素时被拒绝了,患者认为伤口不久就会痊愈,没必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其实小伤口也需谨慎处理,不可大意。”杨明介绍,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提高,破伤风发病率较以前有所下降,但全世界每年仍有近百万名破伤风病例,特别是重型破伤风患者,病死率较高。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人体伤口后,在厌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嗜神经外毒素而引起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感染破伤风的伤口一般较深,常有异物及坏死组织残留。部分患者伤口较小而隐蔽,常被忽视,导致延误治疗,甚至因病情发展而造成严重后果。”杨明说。
 
  杨明提醒,破伤风梭菌在大自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野外泥土、木屑、下水道、鱼鳞虾刺、铁钉等都很容易携带破伤风梭菌,被这些物品割伤或刺伤后,哪怕创面不大,也要及时进行处理,警惕感染破伤风。
 
  健康贴士
 
  处理外伤伤口避免这些误区
 
  杨明介绍,虽然市民对破伤风这种疾病并不陌生,但是仍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如不少人以为只有被生锈铁器割伤才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破伤风梭菌属于厌氧菌,当外伤伤口又小又深,比如铁钉、木刺导致的伤口,伤口内空气含量较少,跟外界通气情况较差,会为破伤风梭菌提供有利的生存和繁殖空间。
 
  破伤风感染导致的后果严重,但只要血清内含有一定量的破伤风抗体,就可以获得免疫保护作用。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1周,一般来说,潜伏期越短,前驱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所以杨明建议,发生外伤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清创,根据医生判断,按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杨明介绍,当身体出现外伤时,若处理不当,小病也可能成为大患,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一些常见的伤口处理误区。
 
  误区1:伤口包扎要紧一些,不容易感染
 
  事实上,伤口包扎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否则会减少伤口接触氧气的机会,使伤口愈合变慢。此外,包扎过紧还会阻碍血液循环。
 
  误区2:出血时,可使用蜘蛛网止血
 
  民间流传着不少伤口止血偏方,如用蜘蛛网止血,杨明提醒,使用蜘蛛网止血容易使伤口受到污染,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正确的止血方法是在伤口上施压,直到血不再流出为止。还有一些民间偏方是将咖啡、香灰、牙膏等涂抹在伤口上止血,事实上,这些物品只会刺激伤口,妨碍清创和增加感染的风险,反而对伤口愈合不利。
 
  误区3:愈合中的伤口长出一层黄黄的薄膜,要马上清除,以防滋生细菌
 
  其实,这层薄膜是新生的肉芽组织,有助于伤口愈合,除掉会适得其反。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