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垃圾桶旁有个分类督导员

编辑:戴鹏 2019-06-14 09:53:56
微浏阳
—分享—
 
  每天“站岗”近三小时,指导居民垃圾分类
 
  变化:大家的投放准确率提高了
 
  编者按:我市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去年开始在城区20个小区试点垃圾分类。即日起,记者将走进试点小区,实地探访垃圾分类试点开展情况,聚焦奋战在垃圾分类工作岗位上的“达人”,分享垃圾分类成功经验,进一步浓厚氛围,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妹子,你这垃圾要分好类再丢啊!你看,牙刷和剩饭放一个塑料袋里丢进垃圾桶,这肯定不行。”昨日上午刚过8点,鑫远名城小区居民兰发祥就穿着整齐地来到了“值班”的岗位——垃圾桶旁。
 
  2018年12月,鑫远名城小区试点垃圾分类,62岁的兰发祥应当地社区的邀请,成为了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为了自己和下一代的安全、卫生,我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兰发祥说。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鹏
 
  劝导居民垃圾分类,他每天“站岗”近3小时
 
  鑫远名城小区自试点垃圾分类后,小区内就多了两名保洁员兼分拣员,以及两名专职的督导员,兰发祥就是其中之一。
 
  垃圾分类督导员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和相关信息的宣传配合工作。担任督导员后,兰发祥每天上午8点左右就会来到小区垃圾桶前,督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兰发祥告诉记者,最开始时,很多居民都是习惯性地把所有垃圾装一个塑料袋丢掉,“那时我都是挨个把垃圾袋打开看,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时间允许的话,兰发祥还会把居民拉到宣传栏前,指着宣传栏上标明的垃圾分类事项一一进行讲解。
 
  “多数居民会耐心听,但还是有个别居民赶着去上班,也没时间处理,垃圾袋一丢就走了。”兰发祥不得不自己伸手进垃圾桶,把垃圾袋拿出来,再与分拣员一起进行垃圾分拣。
 
  这样的工作,兰发祥已经坚持了半年之久。每天的上、下班时段,他都会站在垃圾桶前,督导居民。“每天值班的时间不固定,短的时候两个小时,长的时候三个小时。”
 
  劝导初见成效,居民垃圾投放准确率提高了
 
  通过兰发祥以及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如今鑫远名城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
 
  “最让我开心的是,现在大家的垃圾投放准确率提高了,我不再需要挨个去叮嘱了。”兰发祥说,目前小区投放最准确的垃圾是餐厨垃圾,“现在很多居民都能自觉开袋投放,餐厨垃圾倒到绿色桶里面,塑料袋扔在灰色桶里面。”兰发祥介绍,餐厨垃圾曾是最让他们费神的垃圾,因为里面经常会夹杂着塑料袋、牙签、卫生纸之类的,在分类处理时特别麻烦,但是现在,这些垃圾很少在餐厨垃圾中看到了。
 
  记者翻开各个垃圾桶进行查看,发现餐厨垃圾桶内没有其他类别的垃圾,而其他垃圾桶内,也分门别类地正确地摆放着各式垃圾。
 
  除了日常监督外,兰发祥还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小区居民做入户宣传工作。“那时候我们社区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就是他挨家挨户去敲门、去讲解,不时还会去回访。”联城社区专干左都祥说。
 
  调查
 
  随机采访小区居民
 
  均表示对垃圾进行了初步分类
 
  “我知道小区在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家的生活垃圾现在都是分类投放。”……为了解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进展,昨日,记者随机对小区的5名居民进行了采访。受访居民均表示,知道小区在进行垃圾分类,且在日常生活中,对家中的垃圾进行了初步分类处理。
 
  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家人们也针对垃圾分类进行过沟通探讨,“垃圾分类的宣传很多,我学到了很多,有时候我还是有点分不对,我家崽崽在这方面反而比我知道得多一些,我有时候还要问他。”
 
  新闻链接
 
  社区引入第三方力量,深入推进垃圾分类
 
  去年12月,鑫远名城小区垃圾分类项目入选长沙市民政局的“三社联动”项目,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多方共同参与,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工作。
 
  6月6日上午,联城社区组织鑫远名城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万众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网格员、大组长、垃圾分类志愿者等,就“三社联动——联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部署动员。
 
  “为了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社区将以‘三社联动’为抓手,引入第三方力量,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左都祥介绍,联城社区将联合万众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在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建设垃圾分类示范阵地等,进一步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将对该小区的垃圾分拣中心进行重新设计,将它改为一个互动平台。”万众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将通过互动游戏获取礼品等形式引导小区孩子参与垃圾分类宣传。“让孩子来传播垃圾分类的知识,可以更好地调动家庭的积极性,确保垃圾分类观念能够深入人心。”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