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取掉手套洗龙虾,左手大拇指要开刀

编辑:戴鹏 2019-06-12 10:08:21
微浏阳
—分享—
 
  几斤小龙虾下肚后,29岁的李女士突发急性肠胃炎住进了医院,说起最近这一次“病从口入”,李女士后悔不迭,“我本身就属于小龙虾过敏人群,但是这次实在没管住嘴,不仅吃了虾,还喝了酒,结果把自己吃出了毛病。”
 
  和李女士一样因为小龙虾而进医院治疗的还有市民付先生,不过他的病不是吃小龙虾吃出来的,而是“洗”出来的。付先生在清洗小龙虾的过程中不慎被刺伤,导致左手大拇指感染了甲沟炎,需要开刀排脓。
 
  “最近,医院接诊了一批因过量食用小龙虾引发肠胃炎的患者,还有因清洗小龙虾不当引发感染的患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刘明强介绍,夏季是吃小龙虾的旺季,市民应注意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以免引起肠胃疾病。同时,清洗、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记得戴手套,以防被刺伤。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小龙虾配白酒,吃完后肠胃“罢工”
 
  小龙虾是夏季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提防“龙虾病”。
 
  最近,29岁的李女士就因过量食用小龙虾,吃出了急性肠胃炎。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对小龙虾有些过敏,但是过敏症状并不严重,吃了小龙虾后,有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有时会有皮肤发痒和轻微出红疹的症状。
 
  前几天,李女士和朋友相约一起吃夜宵,小龙虾自然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尽管对小龙虾过敏,但李女士还是没忍住“动了手”,当天晚上吃了三四斤小龙虾,还喝了二两白酒,“太久没吃小龙虾了,这次一下没忍住。”当天晚上回家后,李女士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才知道自己是吃小龙虾过量吃出了急性肠胃炎。
 
  “小龙虾属寒性食物,多吃容易伤脾胃,而且摄入过多蛋白质,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刘明强介绍,李女士本身就属于过敏体质,而且肠胃功能不好,突然摄入太多蛋白质,增加了肠胃负担,所以引发了急性肠胃炎。刘明强提醒,小龙虾虽美味,但市民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应该尽量避免大量食用。
 
  徒手剥小龙虾后感染甲沟炎
 
  除了食用过量小龙虾可能引起身体不适,不戴手套徒手处理小龙虾,也可能会引来麻烦。家住城区的付先生最近就因处理小龙虾时未戴手套感染了甲沟炎。
 
  6月7日,付先生去市场上一口气买了20斤小龙虾,想和家人一起尝尝鲜。回家后,他便和家人一起拿着刷子仔仔细细地清理小龙虾。“清理小龙虾时戴了手套,但是在给小龙虾去除头部时,为了方便就把手套给取下来了。”让付先生没想到的是,他图方便取下手套的行为,导致他的左手大拇指感染了甲沟炎,严重到需开刀排脓。
 
  “处理小龙虾的时候手指没有被刺破的疼痛感,只是洗完小龙虾之后,感觉甲缘(指甲的边缘)有些软。”付先生说,起初,他以为是洗小龙虾洗久了把指甲泡软了,并没有在意。6月8日早上,付先生的甲缘出现了一个白点,不过这一现象仍没有引起付先生的重视。到了6月8日晚上时,付先生甲缘上白点的直径已经扩大到了一厘米左右,疼痛感也越来越强烈。
 
  “疼得我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早上就去医院就诊了。”付先生说,当时他的大拇指又红又肿,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这是感染了甲沟炎,且部分组织已经液化。经过开刀排脓,付先生的伤处排出了2毫升左右的脓性分泌物,目前付先生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刘明强介绍,像付先生这样因处理小龙虾不戴手套,导致手指被刺破感染甲沟炎的患者不是个例,今年截至目前,医院已经接诊了10余例这样的患者。
 
  “无论是处理还是食用小龙虾都要记得戴手套,尤其是手上本来就有创口的人群,以防手指被刺破,细菌进入体内引起发炎化脓,感染甲沟炎。”刘明强提醒,一旦被刺伤应及时消毒。
 
  健康贴士
 
  烹饪小龙虾时应高温煮透
 
  “小龙虾里有寄生虫,吃了会不会感染?”“虾头发黑是不是说明小龙虾体内有重金属?”随着小龙虾在餐饮市场上越来越火,各种关于小龙虾的食品安全疑问也广泛流传,让不少市民觉得担忧。那么小龙虾怎么吃才安全呢?为此,记者咨询了市中医医院国医馆专家。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小龙虾大多由人工养殖,生长环境较干净,虾头发黑可能是小龙虾体内的酪氨酸酶产生的黑色素,和小龙虾体内是否含有重金属没有直接关系。不过,虾头确实是小龙虾身体中吸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建议食用时最好去除头胸甲后烹饪。
 
  小龙虾背部的虾线其实是小龙虾的“消化道”,也就是小龙虾排泄的通道,烹饪前应把虾线清除掉。如果不小心吃了虾线,也不用过于担忧,因为经过高温烹饪后,虾线里的细菌会被高温杀灭,对身体影响不大。
 
  而针对市民担忧的寄生虫问题,医生表示,小龙虾体内确实有存在寄生虫的风险,但是高温烹饪将虾完全煮熟后,发生寄生虫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市民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高温煮透,杀死寄生虫。
 
  此外,选购和处理小龙虾也有讲究。判断小龙虾是否新鲜可以通过闻、摸、戳、尝几种方法:用鼻子闻,一般死虾都有股腥味,不过如果花椒、盐、味精、姜葱蒜等调味料放得多,腥味有可能会被遮掩住;用手摸,死虾的脚特别容易断;用手指戳,死虾的肉没有弹性,如果弹性好,多半是新鲜的;用嘴巴尝,死虾的肉质松软,而活虾的肉质是富有弹性的。
 
  而在小龙虾的处理上,用对方法,也可以吃得更放心、更安全。处理小龙虾应先清水喂养24小时,让小龙虾吐出代谢物;将小龙虾取出,清水冲洗三遍;用牙刷刷洗小龙虾腹部;剪去虾头的三分之一,去虾胃;捏住尾翼左右拧,慢慢拉出虾线;手捏虾脚,然后将虾脚和虾腮一并去除。
 
  这几类人吃小龙虾需谨慎
 
  有不少市民在吃小龙虾时,喜欢来瓶冰啤酒。其实,小龙虾和啤酒可不是“绝配”,而是“仇敌”。因为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嘌呤核苷酸含量非常高,而啤酒中的维生素B1会增加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导致肌体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痛风发作。
 
  过敏体质人群、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患呼吸道疾病者、老人、儿童、体弱者需慎吃或避免食用小龙虾。如果吃了小龙虾出现过敏症状,一定不能用太烫的水冲洗身体,也不能用沐浴露或者肥皂涂抹,更不能随意吃抗过敏的药物。如果症状长时间未减轻,或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应及早送医就诊。此外,最好不要食用过夜的小龙虾,避免食物中毒。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