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旬村民身残志不残开荒山承包山林,35亩杉木已成材盼买主

编辑:戴鹏 2019-06-11 10:15:52
微浏阳
—分享—
 
  五旬村民身残志不残,开荒山承包山林,种下180亩杉木
 
  木已成材,35亩杉木盼买主
 
  近日,枨冲镇才常村火潭组,满山的杉木郁郁葱葱,在阳光下格外翠绿。57岁的刘希明像往常一样,正在自家承包的杉木林中巡逻。
 
  刘希明是才常村村民,1982年因烧伤致残,导致耳聋且视力不佳。但是,身残志不残的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反而积极地面对生活。他先后从事过鞭炮生产经营,承包过水库,还从1994年起承包荒山植树造林,至今已有180亩山林。
 
  如今,种下的杉木多已成材,因为资金周转需要,刘希明想出售一批木材,却苦于没有销路,遂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3830000求助。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正章
 
  勤奋
 
  双耳失聪的他,承包荒山种植了180亩杉木
 
  6月3日上午,记者见到刘希明的时候,他正在家忙活。见到记者到来,他立即热情地招呼落座、喝水。虽然双耳失聪,但刘希明说话条理清晰,记者将问题写在纸上,他一看就懂,能说出要点。
 
  “那时候正好想要创业,考虑到家附近荒山多,就想到了植树造林。”刘希明介绍,从1994年起,他在哥哥的帮助下,开始在自家山里种杉木,后来他又承包了组上的荒山种杉木。“2009年,在枨冲镇林业站的帮助下,我又承包了火潭组的50亩杉木林,林业站还无偿提供了10大捆杉木苗给我种植。”
 
  刘希明与哥哥家的70余亩责任山、组上的60亩荒山、火潭组的50亩山林……这180亩山林全部种上杉木苗后,刘希明便经常要巡山护林。
 
  “之前一直是哥哥在帮忙照看,2014年哥哥生病后,我就开始专心护林了。”刘希明说,护林的工作主要是设置防火带、除杂、间苗、防盗等。“几天就要去巡一次山,每次至少要走5公里山路。”
 
  求助
 
  木已成材,35亩杉木愁销路
 
  当天,刘希明带记者体验了一次巡山。刘希明住的地方,离火潭组有几公里距离。来到山脚下,可以看到山上成片的杉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
 
  走进杉木林,依稀可以看到林中有一条小路。“原本这里是没有路的,都是这些年走出来的。”由于前几天下了雨,小路上泥巴湿软,比较滑,记者几次险些滑到。
 
  “摔倒是常事,有时手机掉了都不知道。”刘希明说,由于耳聋,他只能求助旁人和他一起上山找手机,“一边打我的电话,一边在山上找,这种事发生过好几次。”
 
  “他很勤快,隔几天就来一次。”火潭组村民李辉的家就在刘希明承包山林的山脚下,这些年来,他经常见到刘希明独自巡山的身影。
 
  杉木长得好,刘希明很高兴。不过,最近他也有了愁心事——20多年来,为了植树造林,他已经投入了十几万元,如今杉木大多已经成材,本是品尝收获的时候,却苦于木材没有销路。“有35亩的杉木可以砍伐出售了,大约能产出100立方米的木材,已经填写了《伐区调查设计表》并办理了《林木采伐许可证》,希望有需要的人士前来购买。”刘希明说。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