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预防腺样体肥大,关键是增强体质
家住城区的杨女士最近发现4岁的儿子果果(化名)有点不对劲,不仅睡觉时经常打鼾,而且叫他的名字时也总是没有反应,需要叫好几遍才能听得到。杨女士赶紧带果果到医院检查,原来果果的不对劲是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情况很常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打鼾,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副主任彭艺表示,腺样体肥大在11岁以下的儿童中很常见,症状常表现为打鼾、睡觉时张口呼吸、鼻塞,甚至还可以引起听力下降、相貌变丑。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雅静
12岁男孩睡觉张口呼吸,“颜值”越来越低
“孩子小时候一直长得挺清秀的,现在怎么越长越难看了?”市民周女士说,她的儿子天宇(化名)今年12岁,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天宇的长相越来越奇怪,牙列不整齐、上唇上翘……这一系列问题使天宇的“颜值”大大降低。
让周女士没想到的是,导致天宇“越长越丑”的原因其实他们一直都知道,只是忽视了。
“孩子从小就有打呼噜的习惯,但我想着这很正常,就没注意。”周女士说,天宇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张口呼吸和睡觉打鼾。
为什么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孩子变丑呢?彭艺解释道,部分腺样体肥大的儿童会出现张口呼吸的症状,而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可引起面骨发育障碍,如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牙列不整齐导致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且多伴有鼻中隔偏曲,加上精神萎靡,面部表情愚钝,形成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由于天宇年龄较大,腺样体已经开始萎缩,医生诊断认为没有做腺样体切除手术的必要了。现在,天宇只能通过牙齿矫正来改变牙列不齐的问题,但是上唇上翘等面部发育障碍的问题已经无法再逆转。
4岁男童腺样体肥大,引发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睡觉打鼾、张开嘴呼吸、鼻塞、流鼻涕……4岁的果果出现这些情况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杨女士一直认为小孩子打鼾属于正常现象,说明孩子睡得好。果果偶尔出现鼻塞、流鼻涕症状时,杨女士也以为他是不小心着凉了。
果果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并没有引起杨女士的重视,直到最近,杨女士发现果果的听力似乎也出现问题了。“叫他名字时,他总是没反应,要叫几遍才会过来。”杨女士说,刚开始她以为果果是在玩玩具或是看电视,注意力太集中所以没听到,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杨女士开始觉得不对劲。
“听邻居说他家小孩睡觉会打鼾,后来带孩子去医院做了腺样体切除手术,情况才好转。”杨女士说,她在和邻居的一次聊天中,发现果果的异常表现很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这才赶紧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经医生检查,发现果果确实存在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还引起了中耳炎。杨女士叫果果名字时,他总听不见,是因为中耳炎导致了听力下降。找到了病因后,经过病情评估,医生为果果进行了腺样体切除手术。
健康提醒
孩子打鼾注意了,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彭艺介绍,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是人体的一个淋巴组织,位于鼻腔后方,鼻咽顶处,有一定的免疫作用。但如果鼻咽部及邻近器官如鼻腔、鼻窦、扁桃体的炎症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会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腺样体肥大,本病多发生在11岁以下儿童中,尤其是3-5岁儿童。
由于腺样体所在部位与耳、鼻、喉部相通,所以症状也呈多样化,不过主要还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腺样体可因咽鼓管受阻而引起非化脓性或化脓性中耳炎,出现鼓膜内陷、听力减退和耳鸣、耳闷;肥大的腺样体及黏脓性分泌物可堵塞后鼻孔,分泌物积聚于鼻腔内,不易擤出,还可引发鼻炎及鼻窦炎,出现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流涎、睡觉打鼾等症状,说话时有鼻塞性鼻音,语言含糊;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会导致面骨发育障碍,形成腺样体面容。
“医院每年做的腺样体切除手术为60例左右,但是存在腺样体肥大问题的儿童人数远不止于此。”彭艺说,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大部分儿童在11岁之后腺样体就会慢慢萎缩,因此随着年龄增长,腺样体肥大的病例会逐渐减少,腺样体肥大最高发、最严重的年龄段往往集中在3-5岁。
彭艺提醒,当孩子出现鼻子不通气、张口呼吸,轻微流鼻血、鼻子干、流鼻涕,听力下降等情况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就医。
健康贴士
预防腺样体肥大,增强体质是关键
鼻腔、鼻窦、扁桃体的炎症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容易导致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从而出现相应症状。因此要预防腺样体肥大,预防鼻咽部及邻近器官的炎症尤为重要,尤其是换季时天气变化无常,孩子容易感冒,极易患扁桃体炎,导致腺样体肥大。
“要预防腺样体肥大,增强体质是关键。”彭艺介绍,家长应指导孩子平时多锻炼身体,注意口腔卫生,尽量少接触刺激性食物和气体,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清热的水果等。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