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孩子讲脏话怎么办?

编辑:戴鹏 2019-05-21 09:59:11
微浏阳
—分享—
 
  建议: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文明榜样的同时要注意对孩子不良情绪的疏导
 
  “不管是在上课、下课或者是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听到各种隐隐的脏话,这是一种多么不堪入耳的‘恶行’呀……”日前,一篇小学生作文《脏话风波》走红网络,文中讲述了小作者对班级内不文明现象——讲脏话的感受。其中还提到,班主任煞费苦心想了很多办法,但都不太奏效。
 
  一脸稚气的孩子,脱口而出的却是不堪入耳的脏话,这种反差引发了热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小学生讲脏话呢?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又该如何科学引导呢?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婷
 
  案例
 
  斯文懂事的“学霸”口中“蹦”出了脏话
 
  “最想不通的是,孩子为什么会觉得出口成‘脏’很酷炫?”市民罗女士为此也很苦恼,儿子睿睿目前在读小学五年级,一直斯文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是公认的“学霸”。可从这学期开始,孩子嘴里偶尔会冒出“神经”“发宝气”之类的不文明用语。罗女士说,“当时也没放在心上,甚至觉得孩子小小年纪,数落人的模样有些滑稽,有时还会逗逗他。”
 
  直到上周末,她突然意识到,纠正儿子的语言习惯已经迫在眉睫。
 
  “那天,睿睿在排队取餐时,被一个青年撞了一下,对方没注意,头也没回就走了。”正当她准备安慰孩子时,她听到了自己不敢相信的话——“我X,傻X吧,撞了人声都不做。”儿子愤怒的声音传来,她转过头,看到睿睿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愤怒,眼神甚至有几分恶狠狠的。
 
  罗女士大吃一惊,立即指责睿睿不该这样骂人。但睿睿只是撇撇嘴,满不在乎地说,班里很多同学生气时都会这么说,这是口头禅,说起来很霸气、很“爷们”。说完,还抛给她一个“你不懂”的表情。
 
  回想起儿子的变化,罗女士认为,除了受到身旁人影响,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网络游戏。“自从他玩起了网络游戏,脏话也多了起来,经常玩着玩着就大喊大叫。”罗女士说,现在孩子们都喜欢玩大型网络游戏,有时会直接开语音,游戏平台上的对话,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
 
  睿睿的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这并非偶然,“连班上文静的女孩子,有时候也会说脏话。”她表示,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会比较听话,一般不敢讲脏话。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大家渐渐接触网络,并追求个性,就会有人开始讲脏话,“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等到了五六年级,班级很容易流行‘脏话风’。”
 
  分析
 
  外部环境影响和存在不良情绪是主因
 
  对这种现象,有教育专家曾表示,小学生的词汇储备还处于快速吸纳的阶段,表达习惯也还远没有定型。“脏话”之于他们,一开始只是很新鲜、情绪色彩很强烈的“酷炫”词组而已。他们对“脏话”背后的恶意、攻击性以及道德指向,是缺乏具体感知的。也就是说,很多孩子是从众而下意识地使用脏话。
 
  浏阳市畅心心理公益服务中心主任易大华分析认为,孩子讲脏话的习惯,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所致:一方面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家人平常暴露的不文明交流习惯,可能会被孩子快速模仿;其次,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孩子们的生活,网络上的不文明用语,也会潜移默化对孩子的用语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孩子的不良情绪应对机制等内在原因,也会导致此类现象。比如生气愤怒时,可能会本能地借骂人来宣泄情绪;还有部分孩子则是为了引起关注,“当他们发现使用脏话时,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应,或是生气或是诧异或是大笑,他们可能就会乐此不疲地使用脏话,并逐渐养成了习惯。”还有一些孩子错误地认为“说脏话很酷”,这本质上是由于他们开始追求“个性”,不希望自己“墨守成规”,因此应该进行正确地引导。
 
  老师建议
 
  家长应以文明言行树立榜样
 
  心平气和引导孩子纠正不文明行为
 
  教育学博士、新翰高中校长商南花表示,对于孩子使用脏话,作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用文明的言行,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影响,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她看来,孩子的模仿欲强,听到有人讲了句脏话,可能会觉得很新奇,甚至带着表现欲在父母面前模仿。这时,父母切忌给出强烈反应,不要觉得好玩而故意逗他或哄堂大笑,也不能劈头盖脸地指责,这样都会让孩子认为这种“新语言”能够引起强烈的关注,无形之中会加深孩子对这句话的印象。
 
  家长要做的,是将不文明行为消灭在萌芽阶段,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去解释脏话表达的危害,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纠正,告诉孩子这样的词语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同时也贬低了自己,降低了自己的文明素养和受欢迎程度。
 
  另外,在纠正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尽量为孩子提供表达的优化途径,可以考虑用新的口头禅来替代脏话,比如“天哪”“好酷”,甚至可以引入一些英文词汇,诸如“Great”“Excellent”等,来满足孩子求新求异的表达心理,同时也能促进孩子学习。
 
  此外,隐藏在脏话背后的情绪宣泄也不能被忽视。在她看来,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和表达情绪。孩子委屈时,家长要认真聆听,正确疏导,还可以找个合适的方式,帮助孩子释放不快,比如运动、在空旷处大喊等。“孩子如果时常情绪压抑,难免就会通过说脏话来宣泄。”
 
  还要注意的是,针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家长和老师要制定一定的规矩和要求,帮助孩子明确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会有哪些后果,再进行跟踪和反馈,并根据约定的条件去落实,逐渐引导孩子由他律走向自律。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