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许雅兰)5月16日下午,湖南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在长沙签署《关于深化湖南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战略合作协议》,就更好推动湖南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5月17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行来到浏阳,对浏阳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进行调研。
目前,浏阳境内登录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共有334处,其中革命类文物72处,中国传统村落2处,爱教基地36处(其中革命文物类爱教基地24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家,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家,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约1.6万件,革命纪念类专题博物馆3家,革命人物专题陈列室3家。
近年来,浏阳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多措并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普查、征集、研究和宣传等工作,不断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和投入,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浏阳市文物局连续两年获评“湖南省文物工作先进单位”。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金刚镇,实地踏看了清代古民居桃树湾刘家大屋。远远望去,桃树湾民居檐瓦相连,外墙绵长,占地阔大,气势恢宏;天井、落地木柱,精雕花砖顺着弄堂蔓延,简洁素雅。“这些细节都保留得很好。”刘玉珠对民居的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据了解,以金刚桃树湾为代表,近年来,我市有7处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和文物部门指导下,通过家族集资、社会捐资、部门补助等形式,主动积极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形成了具有浏阳特色的多元保护文物机制。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文家市镇,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及纪念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调研。
以秋收起义旧址群保护利用和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陈列提质为主要内容建设的秋收起义纪念园,开创了省内革命文化传承发展基地的新模式。作为我市革命文物东南板块的重要资源地,秋收起义旅游区还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周边革命文物景区、景点同步发展,从而实现以点带面、串点成线、抱团发展。
省、长沙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浏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伟参加调研。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