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一斤香菜=两斤五花肉

编辑:戴鹏 2018-08-28 10:13:36
微浏阳
—分享—

由于供应量下降,超市里的香菜已经卖到20元/斤。记者周婷
 
  “寿光菜价抖一抖,全国菜价抖三抖。”这是很多蔬菜商贩都熟悉的一句话。前不久,作为全国“蔬菜之乡”的寿光遭受洪灾,不少蔬菜大棚被淹,影响了寿光的菜价。这次菜价波动很快影响到了浏阳市场,昨日,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发现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香菜更是涨至40元/公斤。
 
  受天气影响,浏阳市场上的外地菜和本地菜价格都普遍出现上涨,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市场供应量不足,短时间内菜价不会下降,需等秋季蔬菜供应量稳定后,菜价才有可能逐渐走低。
 
  浏阳日报记者周婷
 
  现象
 
  香菜价格远超肉价
 
  昨日,记者来到比一比超市湘东店蔬菜区,发现不少蔬菜价格明显上涨,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香菜价格为40元/公斤。而一旁的鲜肉区里,五花肉标价为20.96元/公斤、筒子骨19.6元/公斤。在圭斋路生鲜市场,不少摊贩售卖的香菜价格甚至达到25元/斤。目前,香菜的价格已经远超肉价。
 
  “感觉香菜就是平常做菜时随便放一点的配菜,怎么一下变成了‘贵族菜’。”前来买菜的市民王女士说,她记得以前自己花5元钱就能买一大把香菜,没想到现在价格这么贵,“现在买一斤香菜的钱都能买两斤五花肉了。”最后王女士选择购买一旁5.98元/斤的香葱代替香菜。
 
  圭斋路生鲜市场一名摊主曾先生回忆,近四个月来,香菜的价格涨了近10倍,“4月底、5月初的时候,本地香菜上市,那时候只要两三元钱一斤。”而现在,香菜20多元钱一斤的价格已经维持了10多天。“价格太高,买的人少了,我现在每天进货时也只买一点。”曾先生介绍,香菜是冬季作物,夏天浏阳的气温太高,不适宜香菜生长,因此只能从外地进货,“寿光遭受洪灾后,香菜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
 
  香菜是很多湖南人都爱的配菜,做汤、嗍粉时放上一把,能够增味不少。香菜涨价后,最直观的影响是,早餐店里的香菜不再是“免费自选菜品”。
 
  在碧桂园路一家米粉店,原本店主准备了香菜、葱花、酸豆角、花生米、榨菜等配菜,供客人免费自取,但昨日这些配菜中已不见香菜的踪影。该店负责人表示,“配菜本来是吸引顾客的增值选项,但现在香菜太贵,成本太高了,只好暂时停止供应。”
 
  市场
 
  天气影响,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涨价的不仅仅是外地来的香菜,不少本地供应的蔬菜价格也在一路上涨。曾先生介绍:“比如豆角,前阵子批发价在2.5元/斤左右,现在涨到了四五元一斤,金白菜批发价也由1.8元/斤涨到了三四元一斤。”
 
  根据湖南省商务厅发布的省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通报,8月15日至21日,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以涨为主,其中蔬菜零售均价6.44元/公斤,上涨1.1%。重点监测的30个蔬菜品种,26个涨价4个降价,其中叶菜类、豆类、茄果类、葱蒜类全线上涨,瓜菜类、甘蓝类、根茎类涨多跌少。
 
  对此,湖南康亮农业工作人员聂洪亮分析,浏阳目前处于蔬菜供应淡季,大部分蔬菜靠从长沙海吉星市场供应,而这其中有许多蔬菜都来自寿光基地,寿光的洪灾极大影响了供应,“此外,近期国内出现大范围降雨,特别是南方部分省市遭受台风灾害,农产品生产和运输受到影响,也影响了我市外来蔬菜供应量。”
 
  本地菜受天气影响,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的现象。“此前的持续高温天气是影响蔬菜价格的一个主要原因。”聂洪亮说,6月底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蔬菜生长,造成本地蔬菜供应量下降。同时,室外温度过高导致新鲜蔬菜不易保存,农贸市场零售蔬菜折损率增高,超市等有冷藏条件的商家则面临储存成本增高的问题,因此本地菜价也在上涨。
 
  趋势
 
  菜价短时间内不会下降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菜价是否会随之下降?聂洪亮认为,按照规律,8月底至9月是蔬菜供给的“秋淡”时节,菜价将继续保持在较高位。“秋淡”时节蔬菜生产换茬,夏季菜快速退市,由于气候不稳定,秋季新菜补充较慢,将影响销售终端价格。
 
  同时,现在山东、甘肃、陕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国内主要蔬菜产区受到的台风暴雨影响还未消除,想要恢复正常的蔬菜生产和供给仍需要一段时间。这种情况下,蔬菜运输成本也在增加,损耗加大,导致蔬菜市场价在短时间内很难降下来。
 
  此外,餐饮人士也表示,从8月中旬开始,各大机构就已经陆续抢订了大量蔬菜,为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消费旺季做准备。同时,随着学校开学,市场的蔬菜需求量也在增加,这些因素都将提涨市场菜价。
 
  聂洪亮分析,随着秋季蔬菜供应量逐步增加后,菜价上涨有望得到抑制,待秋季蔬菜上市供应之后,9月中下旬蔬菜行情会因供应量加大而价格开始下降。他提醒,在雨季当中,菜农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尽量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新闻延伸
 
  互联网打开新渠道,让蔬菜直接从菜地到餐桌
 
  天气影响菜价,菜农却并没有充分享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种植蔬菜的成本在不断上涨。”沿溪镇菜农钟先生说,与三年前相比,种一亩茄子成本上涨了500元。而今年的持续高温天气,让他们种植收获的蔬菜难以保存,产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如果能打通供应链,在菜农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更畅通的渠道,既能帮助菜农销售产品,又能让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买菜。”湖南湘农达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茜说,浏阳是全国万亩蔬菜示范县,但目前蔬菜供应模式相对单一且分散。
 
  目前浏阳生产的蔬菜主要由长沙大型生鲜市场进行收购,再配送至农贸市场和菜店。在供应商的层层传导下,价格和销量的波动会相对较大。王茜认为:“价格上涨时,中间环节越多,蔬菜从产地到销售终端的价格变化会越大,而市场需求不足时,则容易产品堆积,出现滞销。”此外,由于一些蔬菜种植基地和农户的产品相对较分散,不具备数量上的优势,因此在批发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
 
  “蔬菜销售也要讲究互联网思维。”王茜说,她的蔬菜基地正在尝试建立“基地直配”“社群营销”模式,目前已经和广东一些大型超市和餐饮公司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订单式种植以及基地直达配送。同时,她的团队通过打造包括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在内的线上下单平台,通过社团营销,融入团购因素,与菜鸟驿站、芙蓉兴盛等企业合作,将蔬菜基地直接“推”到消费者身边。
 
  “预计今年9月底,浏阳的消费者就能在网上买菜,由菜鸟驿站直接配送。”王茜表示,她希望建立一个大型平台,“让更多的菜农和农产品基地加入进来,直接对接市场。”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