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捡石子扔楼下车辆“00后”让家长很苦恼

编辑:戴鹏 2018-04-16 10:49:52
微浏阳
—分享—
 
  “天啊!真想把他塞回肚子里去!”坐在记者面前的杜女士,第三次说起这句话。
 
  杜女士是浏阳城区居民,今年37岁,她的儿子小星今年10岁,正上小学。让她想“塞回肚子里去”的正是小星。小星的调皮捣蛋让她头疼,怎么才能让孩子不调皮,这成了她目前最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
 
  “前两天发生了一件事,我狠狠骂了他。”杜女士说。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讲述
 
  我家住在一个普通小区,小区是偏老旧的房子,没有物业,楼下各个角落经常停有各种车子。
 
  我们家住在三楼,那天傍晚回家,看到他坐在阳台上玩,因为阳台有防护窗,我就简单交待他别调皮就做家务去了。没多久听到有人在楼下骂,还没听清对方说什么,儿子嗖的一下就躲回卧室了。我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他又干坏事了?
 
  我还是不放心,走到阳台一看,楼下没人,又下楼去看了一下,还是没人。但我发现地上有不少小石子,我立刻又跑上楼,问儿子做了什么?儿子支支吾吾地说,他拿小石子丢车,有人路过差点中招。“但是我没打到他!”儿子还特别重申。
 
  他还敢丢石子!我连忙又下楼查看,楼下停着的是一辆面包车,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看了,似乎没有造成什么破坏,我心里这才放下心来。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杜女士说。前阵子网上有个熊孩子故意去推孕妇,说看是不是和电视上说的一样会流产的新闻。小星虽然没做过这样的事,但是他曾故意放香蕉皮在路上测试谁会摔倒,还曾故意把图钉放车轮胎底下看会不会爆胎等等。
 
  杜女士说,自己发现孩子做了这样的事情后,总是苦口婆心教育他,小星也承诺再也不犯了,但后来他又能想出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法,次次都不会重复。“我是真的头疼,我家有这样一个熊孩子。”自己每次都教育了,孩子为什么还会一犯再犯呢?杜女士心中还有许多疑惑——小星如果犯下什么大错,他需要承担责任吗?家长又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吗?他这么调皮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呢?小星现在10岁,他上初中会不会好一些呢……(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支招
 
  “熊孩子”怎么管?大家来支招
 
  有关“熊孩子”这件事,近期几次上热搜。除了杜女士所了解的“熊孩子推孕妇”事件,还出现了“熊孩子尿停电梯”“熊孩子一脚踢飞电梯门”等等事件,引得网友们议论纷纷。实际上,本报日前报道的浏阳某小区“熊孩子玩灭火器”事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很多人认为,教育孩子,面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决不能听之任之,“熊孩子”的问题值得每一位家长探讨。和杜女士一样,如何教育“熊孩子”,不少家长没经验,但是也有不少家长做出了表率。案例一划坏别人的车,我带着他去道歉
 
  赵女士(34岁,家住荷花街道):那年我们小区有人说熊孩子划了他的车,我立刻严厉询问我儿子,他说自己有份,不管其他家长怎么想,我是带着他去道歉了。那次其实有多位小朋友划车了,但是好像只有我带着孩子去道歉了。车主原谅了孩子,也没让我们赔钱,但是给我家孩子上了一课。我很感激,孩子就此扭转过来了。案例二灭火器搞破坏,我让他挣钱赔礼
 
  网友“明月山关”(家住浏阳城区):我儿子曾经很皮,他用小区灭火器去喷邻居晒在外面的衣服。我带着儿子去捡了一星期矿泉水瓶子,换了钱给邻居送过去;还带着他去物业办写承诺书,要他再也不玩灭火器了。我还告诉他,以后再破坏别人的东西,你自己去捡矿泉水瓶子吧。
 
  顾问团发言
 
  “要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心理学顾问:易大华
 
  “杜女士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二是孩子要怎么教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浏阳心灵小屋主任易大华说。就孩子的心理发育、心理成长期来讲,“熊孩子”的时间段可能是3岁到18岁之间。很多家长并没有一早意识到,错过了给他建立规则意识的最佳年龄段。
 
  当孩子3到5岁出现“熊孩子”行为时,就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必须要改正。要引导他判断正确和错误;当孩子5岁左右,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不要无止境地宽容他;孩子5岁以后,家长要引导孩子自我反省。
 
  易大华说,有些家长多次教育孩子,却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意识”,导致孩子钻空子一犯再犯。
 
  易大华认为,“熊孩子”一般是后天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造就的,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理解尊重他,引导他自己改正。如果亲子关系不是很好,就要与孩子进行参与式交流,可以和他一起玩,和他处在同一频道上,这样他才会乐于接受。
 
  “别以为熊孩子就可以脱管”
 
  法律顾问:王洪流
 
  本报常年法律顾问王洪流律师表示,《民法总则》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侵权责任法》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王洪流表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做出比如划车、推孕妇、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给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