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记者邓华
“见过千股跌停,见过千股停牌,又见过千股涨停,从此股市人生完整了。”
2015年的股市,沪指最高冲到5178点,最低下探至2850点,一幕幕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贡献了许多诸如此类的段子。
这一年,无论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注定都是难忘的一年。
“过山车”一样的融资炒股
章先生股龄10年以上
盘点2015年股市,“杠杆牛”和“去杠杆”,是一个绕不开的热词。
那么,搅动股市的这根“杠杆”到底是什么?炒股十余年的市民章先生说,对散户而言,说白了就是借钱炒股。
章先生是在去年3月份开始融资炒股的。当时他的股票账户有100多万元,以此为抵押向证券公司融资100万,共计200万元入市购买股票。
“最多的时候,我账户的股票有380万。”章先生说,如果没有融资,他的收益不可能有这么高。当然,后面遭遇的风险也就不会来得这么大。
事实上,在股市摸到最高点5178点之前,章先生已经开始逐步退出了。“我卖了一部分股票,买了辆新车。”
但是,考虑到融资尚未到最后期限,章先生并未清仓离场。在去年6月份,股市开始出现暴跌,很快他就感觉“吃不消”了。
“由于这个时候账上的资金基数大,出现几天跌停后账户很快被强制平仓,还掉融资的钱后,只剩了60来万元。”章先生说,下半年又进进出出了几次,这一年算下来,亏了10多万元。
融资炒股,无疑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融资,这一年肯定能赚钱,至少不会亏钱。”章先生说。
一跌就想抛,一涨就想买
陈女士股龄9个月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发现身边的人聊的都是股市,而且都说赚到了钱。”就是这个原因,此前从未接触过股市的陈女士,进入了股市。
“开户建仓、选股买进,都是我一位朋友帮忙弄的。”陈女士说,因为自己不懂,一开始都听这位朋友的指点,一个月下来,赚了上万元。
此后,陈女士开始学着自己买进卖出。一开始她根本没有考虑交易成本,买进卖出的节奏很快。“平均一个星期要换一两次手,一看到跌就想卖掉,看到涨就想买进。”
正当陈女士刚刚觉得自己“上道”的时候,股市开始暴跌,剧烈震荡。“之前买哪个哪个涨,后来一买进就跌,一卖出就涨。
”就这样,不但赚来的钱没了,本金还亏了1万多。这让陈女士背负了不少的心理负担,几次咬牙割肉退场,决心再不碰股票。
“最主要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自己喜欢听消息,心理素质不强,技术分析又不懂。”也许,这就是一个新股民成长要交的学费吧。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