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抗战老兵:打鬼子不像电视剧那般简单

编辑:戴鹏 2014-12-29 09:09:56
微浏阳
—分享—


打鬼子不像电视剧那般简单
百岁抗战老兵讲述烽火传奇,最大心愿是见到昔日战友

浏阳日报记者袁村平

    77年前,年轻的易兰生在家中被抽丁,这个出生江南农家的孩子经短暂训练后,立即北上抗日。“欲渡黄河冰塞川”,他曾在冰冻之时兵渡黄河;他曾击杀日军,也目睹了战友死于敌手。

    易兰生今年99岁,按中国的传统,可以称为百岁老人了。如今,战火已经远离,但他在平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军姿和军礼,经70余年而不忘。近日,由援助抗战老兵的公益平台“湖南老兵之家”,在浏阳寻找到的这位抗战老兵,讲述了一段烽火传奇。

浏阳籍战士北渡黄河作战

    昨日,记者来到家住金沙中路易兰生老人家中,99岁的老人身材虽不高大,但刚健有力。得知记者要为其拍照,他双手放在双腿膝盖上,腰背挺直,面目端正,目视前方,让人肃然起敬。

    “我父亲是1937年入伍的,是参加抗日军队比较早的一批人。”易兰生的女儿易爱兰已满头银发,她告诉记者,父亲还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1937年在浏阳跃龙被抓壮丁入伍,编在国军预备第7师,乘火车至武汉,开往河南开封。“等我们的新兵部队赶去的时候,日军已经占领开封了。”易兰生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况。

    “部队要渡黄河作战,当时是正月初七、初八,北方的天气非常冷,黄河结冰了。”易兰生介绍,他们的部队要经韩城在师家滩渡口渡过黄河到乡宁县去,因原来的90军第53师在战斗中消耗殆尽,他所在的预备第7师补充编入53师,“过黄河的有90军109师和53师,109师先过河,从结冰的河面上过去的,后来冰面破碎,我们53师只能坐船过河。”

    “当时的风浪很大,我们一百多人坐在一艘船上,河水拍到船沿能溅到我们脖子后面。”易兰生比划着说,渡黄河之后,在山西河津,“109师两个小时就拼光了,28师接着顶上,两三个小时就要换一拨队伍,伤亡很大。”

敌机飞过,痛失多位战友

    “新兵要锻炼4年,才是老兵,而且新兵是不能自由活动的。”易兰生谈起当时在部队的情况说,开封失守后,部队转往潼关、华阴、渭南,于合阳县训练一年多,“新兵在战争空闲时候的训练非常辛苦,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一直到晚上九点多,受训的科目有很多。”

    易兰生在迫击炮排和机枪连都战斗过。“这两个位置都能给敌人很大杀伤,但也是敌人重点摧毁目标,非常危险。”易兰生女婿李洪伟介绍说,无法想象岳父易兰生经历了什么样的危险情景,但幸运的是,父亲战斗中并没有负伤。

    战争无情,炮弹可能随时落在眼前。“有一次,有6个战友在路旁杀鸡吃,他们叫我过去,我没去。他们坐在路边,我在路边一个坡下面,只听见战机飞过的声音,紧接着‘呼——’的一声,一颗炮弹正好落在他们6个人中间。”这个情景一直深刻地存在于易兰生老人脑海中,虽然时日久远,他记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但这种失去战友的悲痛一直影响着他。说至伤感处,老人眼泪纵横。

    易兰生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在53师158团3营迫击炮排的一些细节,如何使用迫击炮、轻重机枪如何在行军中运输、战斗阵地是如何构建的等等,“当时打仗不像电视里放的那么简单,要危险得多,复杂得多。”

老兵心愿
“想和战友见见面”

    “在我们寻找幸存抗战老兵的过程中,发现了与易兰生老人一个部队的老兵,叫王胜泉。”“湖南老兵之家”的浏阳志愿者“阿猫”,负责全省老兵的入档工作,他说,易兰生知道后非常高兴,希望有生之年能够见到他,倾述战友之情。

    易兰生当初所在部队是90军53师158团3营机枪连,王胜泉则在90军53师157团通讯连,现居宁乡县流沙河镇。

    “我想去见见他。”易兰生说他很想去找这位战友叙叙旧,交流交流。而志愿者“阿猫”承诺,将尽力促成这一件事,让两位老兵能一起见个面。

行动
关怀老兵我们一起行动

    “随着今年几位抗战老兵的离世,之前我们寻找的一批抗战老兵中,现在仅存26位。今年9月份后,我们走访并确认身份的老兵有9位。”“阿猫”介绍说,通过走访和寻找老兵,他发现老兵们更在乎的是得到尊重,“如果有志愿者要加入我们,或者身边有抗战老兵的线索,可以加我们的 QQ 群号90894156。”

新找到的一批抗战老兵
资料简介

    向心桂101岁,现居高坪镇高坪社区,部队番号:99军通讯连。

    唐尧风88岁,社港镇人,现居社港镇合盛村,部队番号:37军140师419团,参加过第三次长沙会战。

    罗传兴92岁,家住永安镇丰裕社区,部队职位:上尉军需,部队番号:国民党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四临时教养院。

    黄导平91岁,社港镇人,现居普迹镇普花村,部队番号:中央军事委员会外事局,部队职位:文书上士、准尉司书、少尉警务员,参加过第三次长沙会战。

    郭志高89岁,现居普迹镇古寺村,部队番号:第七十四军五十八师一七三团,参加过常德会战。

    周开兴88岁,现居普迹镇团结村,部队番号:73军77师231团,参加过常德会战。

    钟华初90岁,达浒人,现居大围山镇金钟桥村,部队番号:新三军12师,部队职位:12师无线电排摇线员。

    张宜方90岁,现居澄潭江镇荆坪村,部队番号:58军11师30团,在部队呆过10多年。

    (感谢“湖南老兵之家”浏阳志愿者走访调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