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青瓦,栗色小格窗,经过立面改造后,大围山路两侧的房屋尽显客家民居风格。肖雪摄
白墙青瓦栗色窗
浏阳网1月16日讯(记者 肖雪)大围山镇的卢兆兴已经开了18年宾馆,最近宾馆面朝大围山路的立面做了一次新的装修,不过装修的钱并不是卢兆兴自掏腰包。“这是镇政府帮我们做的。”卢兆兴站在自家宾馆的门口,看着脚手架上忙着敲敲打打的工人,笑容写在脸上。2012年,大围山镇被列为湖南省和长沙市特色小城镇,抓住这一契机,大围山镇将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全力打造特色江南山水小镇,而眼下正在进行的大围山路立面改造正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措施之一。
“为了更好的体现大围山特色,我们在改造前做了许多调查工作。”大围山镇镇长杨钢表示,立面改造征求了许多村民的意见。改造后的立面,白墙青瓦,栗色窗户马头墙,是客家民居的典型特色,临近河边的房屋还将融入吊脚楼风格。据介绍,全长920米的立面改造工程预计在本月全部完成。
这边的立面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而沿路而上的三元桥村,村民刘桂由也忙着动手拆除废弃房屋,支持大围山的建设。
刘桂由的家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园公路旁,门前有三间废弃旧房和一个烤烟棚堆放杂物,显得乱糟糟的。这样的建筑分布在入园公路旁,破坏了沿途风景。因此,大围山镇正着手进行拆除,需拆除的房屋达80多栋。
据杨钢介绍,2012年,大围山镇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开展特色城镇建设,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森林公园入园公路、河西街、东兴街等多条道路进行油砂化改造,投入1200多万元对大围山路实行路面改造和立面改造,这些都是为建设特色小城镇服务的。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