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红手捧结算清单,认真看了几遍,“孩子就要开学了,这钱刚好赶上为孩子交学费。”彭红霞摄
沙市龙伏收购点昨日率先开秤
浏阳网8月30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邱伏龙)昨日,沙市、龙伏两个烤烟收购点正式开秤收烟,标志着浏阳烟叶收购工作全面开始。据介绍,今年全市共设11个收购点、收购线39条,收购总量预计23万担。
昨日一大早,沙市镇友助村的李峰就起了床,将1000多斤烟叶装上车,便往沙市烟草站赶,他是前几天专程从长沙赶回来的。李峰介绍,今年他父亲在家种了5亩多烤烟,他与妻子则在长沙打工,这次特意回来帮父亲卖烟。
8点半,烟叶收购工作正式开始。收购现场,验级员不慌不忙,按照部位、色组等验收标准,进行初检、定级、复检、过磅;仓库管理员则逐包检查,认真验收;微机管理员更是细心地开票、结算。整个收购流程显得有条不紊。
“为了迎接烟叶收购,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沙市烟草站站长邱孝余介绍,在开秤之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所有环节都是紧密相扣,而且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一般来说,烟农送烟过来后,只要一到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收购,拿到结算单,烟叶款随即打到烟农提供的银行账户上。”
昨日,与沙市收购点一同开秤的,还有龙伏收购点。在这里,只见前来售烟的烟农也是秩序井然,工作人员则忙着验级、过秤、开票、结算。而在烟农休息室里,渴了的烟农正坐在长凳上惬意地喝着茶水。据悉,为了方便烟农送烟售烟,各站点都想方设法做好服务烟农的文章:不仅安排烟农的休息场所,还准备茶水、防暑药品等,让烟农轻松售烟。
相关新闻
烟卖完,钱到账,烟农袁小红笑了
记者邱伏龙
又是一个金色的季节。昨日是浏阳烟叶收购正式开秤的第一天。
早上7时40分,离龙伏烟草站烟叶收购开秤还有50分钟,龙伏镇焦桥村烟农袁小红就开始将自家1000多斤烟叶卸下了车。
“发财了哟,你这个烟叶起码可以打到‘中桔四’,8块8一斤!”一位前来售烟的烟农打趣说。
“发什么财咯,女儿马上要去长沙读书,急着要钱,还不晓得卖多少烟才够她交学费。”袁小红佯装苦恼的表情里,掩盖不了内心的些许得意。
今年43岁的袁小红已经种了12年的烤烟,今年又种了7.5亩。
8时10分,袁小红开始将一捆捆的烟叶往烟草站的候检室内搬,一家人齐上阵,刚读初三的小女儿袁思雨也过来帮忙。
看到老袁一家忙得不亦乐乎,记者决定给他家当“帮工”,搬起两捆烟叶往肩上一扛,来回几趟后,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看到记者喘着粗气的样子,老袁有点过意不去,笑着拦住了记者,说:“这是辛苦活,你们干不来的,我们从穿棉袄到打赤膊,都是围着这些烤烟转,已经习惯了。”
销售很顺利,初检、定级、复检、过磅、计价。袁小红绕到主检室后面,透过窗口仔细看着。看了一会儿,袁小红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看样子还不错,很公正、很放心。”
11时许,袁小红在结算窗口拿到了结算单,签了字。“还好,一共是1.65万元,学费有着落了。”袁小红扬了扬手中的结算单和存折,一脸笑容:“今年实行银行转账,卖完烟,钱就到账了,省心又方便。”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