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温橙色预警发布,最热时候来了!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11-07-27 09:20:11
微浏阳
—分享—


高温下,天马路上,两位送水工人正顶着烈日给客户送水,汗流浃背。彭红霞摄

本版文字采写浏阳日报见习记者 梁露 李玲 记者 李丹

昨日浏阳最高气温升至37.8℃

气象部门发出高温橙色预警

昨日,浏阳的最高气温为37.8℃(市气象台发布的百叶箱内最高温度),在室外站上几分钟就大汗淋淋。市气象台昨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未来三天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将在38℃左右,8月2日开始,高温天气会有所缓解。

昨日上午9时,温度就攀升到了35℃,到中午12时,就攀升到了37.8℃。据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比往年的温度要高,去年7月份的最高温度36.6℃,出现在7月21日。今年7月份目前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昨日,即为37.8℃。

昨日用电最高负荷38.4万千瓦

电力部门希望高耗能企业让电于民

“天气一热,用电负荷增加明显,最高负荷已经是38.4万千瓦了。”昨日下午,在市电力局调度班,班长刘阳说,“晚上八九点,用电负荷就蹭蹭蹭地往上走。”7月26日晚出现的最高负荷38.4万千瓦,已高出去年同期最高水平近3万千瓦。

高温遇上电力供应紧张,电力部门首先采取的就是压高耗能企业。“一个高耗能企业用电负荷可以达到一两万,相当于两三个乡镇的用电。”刘阳说,在有序用电期间,希望高耗能企业都能自觉遵守,让电于民。

35℃以上,建筑工地午间停工三小时;领不到防暑津贴,打83611975帮忙

本报记者携温度计实测地表温度,体验高温下的工作和生活

■高温·人物

地表温度39.7℃,她依然在投递报纸

上午10时,太阳猛烈地照着大地,皮肤被晒得有些刺痛,此刻室外温度为36.5℃。

徐玉红,39岁,每天负责派送580份《浏阳日报》,从金沙中路开始,人民西路、龙泉港、严家冲、方竹路、最后到罗家坝。

烈日下,她一只手扶着单车,一只手撑伞遮挡太阳。脸上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渗下来。

上午11时,室外温度显示为39.7℃,她还在努力地送最后十几份报纸,单车在她的脚下显得格外的灵活,脚一点,就钻进了巷子中。

她送报给读者时,看着她满头大汗,许多人都对她说,“这么热的天,你不要送了,没关系的!”徐玉红对这些关心她的人总是送上微笑:“这是我的工作,不能因为天热就偷懒不送啊!”

地表温度40℃,他依然在建筑工地

昨日下午3时,室外温度计显示温度为40℃,建筑工人正在工地上忙碌着。

建筑工人李维,低着头,弓着背,双手用力地拉着黑色铁板车,汗珠顺着鬓角落在地上。黑色铁板车上装满了建筑垃圾,李维说,“这一车有二百多斤。”

铁板车在太阳下暴晒了一天,变得非常烫手。李维没有戴手套,手掌被烫得有些发红。

今年50岁的李维在40℃的高温下,只能在装车的时候喘上一口气。而当记者问及是否领了“防暑津贴”时,李维说,“除了工资,没有什么补贴。”

■高温·政策

35℃以上,建筑工地午间停工三小时

随着气温的一路飙升,户外作业的建筑工人的防暑保护问题越发令人关注。

7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便发出通知,要求各施工项目部合理安排好建筑工地露天高温作业区的作息时间,温度在35℃以上时,12:30——15:00期间,应停止室外作业。同时,通知要求各建筑工地落实好各项防暑降温措施,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凉茶,配备足够的常用防暑降温用品、药品,开展防暑降温与中暑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大部分的工地都能执行规定,但也有少数工地存在违规施工行为,对此将给予严厉的通报批评。”住建局安监科的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对各施工工地进行随机抽查。

领不到防暑津贴,打83611975帮忙

高温下,我们可以享受哪些政策?人社部门表示,夏季高温期间(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合理调整时间,避免高温时段现场作业。

对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37℃以上时,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应停止作业。对气温和工作场所在35℃-37℃之间的,要配备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同时支付津贴。防暑津贴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150元/月。

那么,如果用人单位不发防暑津贴该怎么办?昨日,记者从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了解到,目前他们已将包含防暑津贴标准在内的高温用工警示发放到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领取不到防暑津贴,可拨打该队投诉电话83611975寻求帮助。

■高温·体验

中午12:06厨房内温度达37℃

“在厨房再待久一点真的不行!”昨日中午12:06,家住水岸山城的袁女士从厨房走到大厅时,马上卸下身上的围裙抱怨道。

记者发现,之前放在袁女士厨房灶具一旁的温度计显示为37℃,与室内空调开放的气温26℃相比差了11度,难怪袁女士直跺脚。

“主要是厨房里没有安装排风扇,现在天气太热,做顿饭都汗流浃背。”袁女士饭后刷洗厨具时表示,“你看,现在没有炒菜了,气温还有35℃”。

中午12:30公交车温度达38℃

昨日中午,记者携带温度计搭乘6路公交车时发现,车内气温高达38℃以上,许多市民拿起随身携带物品不停地扇。

“要是有空调车坐就好了!”经常乘坐1路车的郝女士说,如果浏阳能多一些空调公交车,坐车的人会更多。

气温高,在公交车上很容易中暑。对此,有乘客还表示,“要是公交车上也有避暑药就好了,如果在车上遇到突发中暑情况,可以及时得到处理。”

下午2:30汽车内温度达42℃

如果不开空调,高温下汽车最高温可达到多高?昨日下午,记者做了一个实验后发现,在太阳下晒后,汽车内温度达42℃。

下午13:30—14:30,在室外,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显示气温为38—40℃,那么对于在这一时间段经过暴晒后的汽车内气温将为多少呢?14:20,记者拿着温度计走进停在天马路上的一辆货车,不到20秒,气温马上上升至40℃以上;5分钟后,温度计上气温显示了最高温度:42℃。

货车司机刘先生正前往一工地去载渣土,他边拿着温度计边打开空调称:必须马上打开空调,不然很快会中暑。

与此同时,刘先生也表示,去汽修厂对发动机进行检修的次数要增加,“怕出安全事故。”。

■高温·提醒

高温下,要谨防车辆自燃

在高温天气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昨日,记者从城区一家汽修厂了解到,入夏以来,检修厂每日平均检修汽车达30辆以上,“高温天气到来后,汽车发动机温度升温较快,如果没有及时检修,出现线路老化情况,很容易出现自燃等安全隐患。”汽修技师张启发说。

张启发说,夏季高温导致线路老化漏电、发动机漏油、携带危险易燃物品等都可能造成车辆自燃。“一般常开的车子行驶5000-6000公里应该检查一次,使用频率高的车子三到四个月需要检查一次。”

而对于停车后,许多车主都直接关掉空调,张启发提醒,汽车刚停马上关空调,使得发动机散热慢而损坏是夏季高温常常出现的问题,“最好是在车子停下后再等几分钟。”

另外,除了打火机以外,摩丝、发胶、香水、碳酸汽水等可能发生高温爆炸的东西都不能放在车里。还有老花镜和放大镜等凸透镜,容易将光线聚在一起,如果长时间聚焦光线,导致焦点温度过高,严重的会导致车辆自燃。

如何让车内迅速降温?

盛夏,人热,车也热。汽车在太阳下晒一会儿,车内的温度动辄高达五六十摄氏度,这时要是一头钻进车里,就好像进了一个大烤箱。通过搜集,记者为大家介绍几个让车内快速降温的小窍门:

第一招:空气对流法。打开右侧车窗,再打开对角线的左侧车门,其他保持关闭状态,来回开关车门5次以上,利用对流原理把热空气扇出车外。

第二招:直接开风扇。先打开四扇车窗,再打开风扇,把热风吹出去,再开空调。

第三招:自制降温剂。用高纯度的酒精和水,按照1∶10的比例混合。打开车窗,再把自制降温剂均匀地喷洒在车内。

第四招:化学降温法。很多汽车用品店里都能买到一种快速降温喷雾,它的原理其实就是用干冰(二氧化碳固体形态)来达到降温效果。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