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松余
2016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初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选录了一首不同寻常的七言绝句——《潼关》。在一大片李白、杜甫等名家的名篇中,唯有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少年。他叫谭嗣同,当时14岁。
没错,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中那个慷慨就义的谭嗣同。他的狱中题诗至今还气壮山河:“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直以来,人们都很熟悉谭嗣同“为国流血的中华第一猛士”的形象,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多才多艺、侠肝义胆的翩翩公子。
作为著名的“晚清四公子之一”,谭嗣同出身名门,他的父亲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不说家财万贯但也是锦衣玉食。他本人更是相貌堂堂,不仅能抚琴吟诗,还能骑马射箭,尤其对爱情非常专一。
谭嗣同是一位著名的琴师。他不仅设计和制作了多张古琴,还收藏过文天祥著名的“蕉雨琴”。谭嗣同常对妻子说:“在国家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文天祥知难而进,以百折不回的精神抗击蒙古铁骑,是何等的气魄!”谭嗣同十分爱惜文天祥的蕉雨琴,专门为它写了一篇琴铭,还制作了白绫琴囊装好,挂在房内,百般欣赏。
一个雷雨交加的夏日清晨,闪电不停地在天空炸裂,一个惊雷,将浏阳“大夫第”谭家宅院里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劈倒。谭嗣同被这份天地之气所震惊,天气转晴后,他细心收拾梧桐树残干,把它制成两张七弦琴,一张叫“残雷”,一张名“崩霆”。
谭嗣同是一位大侠。他习武多年,每天早上都勤于练功,京师大侠大刀王五也是他的好朋友。谭嗣同有两把宝剑,一把叫做“七星剑”,一把叫做“凤矩剑”。七星剑为他自幼使用,剑身镶嵌七颗铜星。凤矩剑是以身殉国的文天祥所留,谭嗣同对其爱不释手。
后来谭嗣同走遍大江南北,总是随身携带着他最喜欢的凤矩剑与崩霆琴。夜深人静时,他不是弹“崩霆”琴,就是舞“凤矩”剑。“剑胆琴心”成为谭嗣同人格和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谭嗣同是一位畅销书作家,生前他的诗集就已在南京出版刻印。他尤其爱花,花朵常成为他诗中的主角。如梨花,就有“我来亦有家园感,一岭梨花似雪飞”;棠桃,则为“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谭嗣同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实干家。他与其他的维新志士一起创办了算学会、湖南强学分会等学会,办了学堂和《湘学报》《湘报》等报纸,还开公司,为百姓和政府做了很多实事好事。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贡献给了社会,以谋求社会的进步。
谭嗣同是一位孝子。父亲足上生疮,病情沉重,他半月衣不解带,日夜服侍。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模仿父亲的手迹写下断绝父子关系的书信放在床垫下,故意让人查出报给慈禧。慈禧称赞谭继洵明白事理,没有因谭嗣同而株连其家人。
谭嗣同是一位好丈夫,他与妻子相敬如宾。第一个孩子夭折后,妻子再未生育。古代秉信“无后为大”,曾有族中亲戚屡次劝他娶妾以绵延子嗣,都被他断然拒绝。并且,他还处处维护妻子,当有亲戚公然嘲讽他的妻子貌丑时,他愤然回击之:“配我有余!”
谭嗣同是一位好朋友,他一生交友众多,且都是当时一流人物。比如培养出一门三院士的梁启超、发动自立军起义的唐才常、桥梁专家茅以升的祖父茅谦、核物理专家钱三强的伯父钱恂、我国第一部历史教科书作者夏曾佑、近代图书馆之父缪荃荪、《天演论》的译者严复、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民国总理熊希龄等。
谭嗣同是一位好老师,他创办了长沙时务学堂,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其中,有一位学生叫蔡锷,他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革命家。蔡锷一生做了两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第一件是在云南领导新军起义,推翻了腐朽落后的清帝国;第二件是反对袁世凯称帝,发起了护国军起义。他还有位学生叫杨昌济,虽然没有蔡锷那么优秀的功绩,但多年后他创办了学堂,培养了另一位优秀的学生。杨昌济非常喜爱这位操着湘潭口音的学生,还把自己的女儿杨开慧嫁给了他。这个优秀的学生后来做了什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了解。
谭嗣同还是一位旅行家,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往来于河北、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总路程达八万余里。他在西北生活十几年,凿冰饮雪、穿行大漠、赛马骑射都是常事。有一次,他和一位伙伴纵马驰骋七天七夜,磨得大腿血肉模糊还乐此不疲。
谭嗣同是个好学生。父亲为了让他考中科举,请了几位大儒教导他,没有一个老师不夸赞他的才气。同时谭嗣同独立思考,取不同老师之所长,形成自己的积累,留下了《仁学》等著作,至今仍时常被人研究讨论。
谭嗣同不算是一个幸福的人。12岁时一场疫情夺去了母亲、姐姐、哥哥三位亲人的生命,谭嗣同也被感染昏死三天,家里已经放弃治疗,只有他的老师欧阳忠鹄不顾危险给他喂汤喂药,才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回来。后来他一母所生、最亲的二哥也去世,他再次痛彻心扉,无限孤独!
谭嗣同不算个悲观的人。家乡秀美的山水和西北的辽阔粗犷让他的诗文既有细腻清雅的浪漫,也有雄奇肆意的瑰丽。今天在北京陶然亭公园的墙壁上,还能看到谭嗣同《城南思旧铭》并序,读之令人怅然,有沧桑厚重感。
谭嗣同17岁游览道吾山,黄昏中,他看到古树高耸,潭水幽深,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古寺钟声,就作了一首五言律诗《道吾山》:“夕阳恋高树,薄暮入青峰。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谭嗣同是一个有“公主病”的人。他写了一个延年会章程,教大家节约时间,但平时衣服要干净,屋子要干净。他的粉丝说他是那种很在乎个人形象的人:“那时他都进了大牢,估计活不几天了,还要家人送毛巾、衣服等物品,这个人毛病特别多,所以我们叫他七公主。”本来谭嗣同在家族排行第七,是被家人称为七公子的。
今天还有很多人痴迷谭嗣同,这些年轻人建了一个群,名字叫“七公主的小粉裙”。他们平均年龄二十多岁,所学多种多样,考古学、医学、绘画、心理学……他们都因为谭嗣同而聚到一起。他们称呼谭嗣同为“我们的复生”,平时生活中,他们会分享关于他的好玩的事情,聊聊他的诗词,探讨跟他有关或无关的世界观。
谭嗣同擅长篆刻,他把家乡的浏阳菊花石雕刻成砚台。并给自己的四方砚台分别取名“瑶华”“观澜”“秋影”“瘦梦”,代表春夏秋冬。
谭嗣同擅长昆曲。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曾回忆过谭嗣同与他的外祖父徐致靖之间的一段“票友情缘”。谭嗣同在京时,常去徐家做客。而这位年近花甲的徐学士恰好是个超级戏迷,于是,这一老一少经常兴致上来了,就一板一眼地唱起来,听得大家一片叫好声。
……著名湖湘学者郑佳明说:“谭嗣同牺牲的时候只有33岁,他是个年轻人,但是他的思想非常深刻,他情感上的纯真和精神上的那种境界,我们今天很多人都达不到。他是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最棒的湖南男孩!”
当被问到湖湘文化代表人物他最喜欢哪一个时,郑佳明说:“我认为湖南的男孩子都要学习谭嗣同,湖南的女孩子都要喜欢谭嗣同这样的男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