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放大镜、拿起工具,胡月华坐在修理台前,细细修起了顾客交给她的手表。
“嘀嗒嘀嗒……”胡月华抬腕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指向上午9时20分,她和淮川街道西正社区工作人员相约一同前往人民路,看望一名特困户。
今年57岁的胡月华,从一名修表师傅到经营起一家钟表店,已有30多年了。提起她的钟表店,不少浏阳人都十分熟悉。但鲜少有人知道,胡月华的公益之路,也已经走了30多年。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匠人之心
从接表链做起,成为进口手表修理专家
1984年,胡月华的丈夫在新文路上摆起了一个小摊修手表,她和修表的缘分也从这里开始。正是这一行业,教会了她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如何更好地做人、为人,走好每一步。
彼时,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十几元钱,能买得起手表的人不多,修表的生意不太好,胡月华夫妻的修表账簿上常是零收入。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们还兼职做裁缝、修农具、修电器、卖炒货,每天忙得团团转。
在胡月华的手中,手表被拆分为一个个细小的零件,经过清洗、抛光、组装等步骤,变得焕然一新。
“婆婆觉得修表没收入,帮不到家庭,想让我放弃。”胡月华说,可她宁愿将夜深人静的休息时间拿出来,潜心学习修表技术。
“因为修表让我很有成就感。”在胡月华看来,钟表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构造十分精细。要学好修表这门手艺也并不容易,她先是不断练习接穿表链,然后是拆表、装表,再是盘游丝。
“游丝”指的是摆轮上的零件,比头发丝还细,必须戴着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没有耐性的人根本做不好。修表还特别费时间,拆下来清洗都要用到不同的机油,零件装上前也要特别烘干,费时费力,一天大概只能修好一两只手表。但手表修好后,顾客的一声“你真行”,能让她从心底感到高兴。
胡月华还喜欢听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每每在生活中疲惫不堪、心灰意冷时,只要看到那秒针永不停下的步伐,就能让她重新拥有生活的动力。
时间来到1987年,手表、挂表、电子表开始流行,进口的双狮表、西铁城也在浏阳这座小城出现,胡月华的小摊终于迎来了商机。凭借出色的技术,胡月华也成为了进口手表修理专家,很多人都拿着手表、排着队要她维修。
“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胡月华说,是修表这一行成就了她,让她磨炼出了一颗匠心,挖掘出了人生价值。现在,她也将“修表如做人”当成了自己的人生准则,同时告诫子女:饮水思源,不要忘本。
好人之心
对弱势群体搭把手的习惯从未改变
“胡姐,我来了!”一声招呼打断了胡月华的追忆,9时30分,西正社区的工作人员如约而至。胡月华便提上买好的水果、牛奶等物资,要一并带给特困户。她说,因为自己也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养成了对弱势群体搭把手的习惯,“真要追溯起来,也已经有30多年了。”
3月8日上午,胡月华带着牛奶等慰问品,上门看望社区的特困户。
“我帮扶的第一个老人名叫吴仁义,是个五保户。”胡月华说,那时钟表店才刚做起来,她每天都能看到一个60多岁的残疾老人挑着剃头担子,为生计而奔波。胡月华不忍,就和丈夫商量着说,看那老人在大太阳底下也没个落脚的地方,不如喊他进家里来坐坐吧?丈夫非常支持。于是,胡月华在邀请老人进门休息的同时,还给他备好了一处卧铺,告诉老人每天中午都可以来午休一会儿,“如果碰上下雨天或者时间晚了回不了家,我会让老人家直接借宿在这里。”
此后,胡月华和丈夫照顾了吴仁义许多年。直到老人过世,她和丈夫还前去悼念。
“她为人很好,很有爱心。”钟表店的员工陈耀钦说,胡月华对弱势群体很照顾,这些年,钟表店最多时招收了七八个残疾员工。其中,患有肢体残疾的员工朱帅明因病无法工作后,胡月华依旧十分关照他,到现在还经常带着慰问品下乡去看望他。
“据社区统计,她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定期捐赠爱心款。”西正社区工作人员欧阳英说,以前,胡月华会捐款给慈善机构,后来,她会将爱心款送到社区居委会,“从去年起,她还对辖区特困户唐美庭进行了一对一精准帮扶,除了每个季度给1000元的慰问费,还经常带物资去看望老人,对老人极好。”
当记者问起胡月华如何看待做善事、做公益,她习惯性地摸了摸腕上的手表,说自己不会讲大道理,很多人生感悟都是在生活中摸索出来,“记得1999年我在社区入党时,也有人问我为什么入党?入党做什么?我当时就说,做人和钟表一样,因为有了动力而不停歇。钟表不停地转,这是它的价值。而我把做好自己、帮助他人当成了人生价值,就有了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