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竹马迎新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1-02-05 10:48:29
微浏阳
—分享—

09版镜头-2.jpg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彭红霞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诸多浏阳人的记忆里,无竹马,不新春。在闲适、热闹的春节期间,能看一场竹马灯,这个年才算有了一个精彩的开头。就像那些动人的故事,听过千遍也不厌倦,寻常的衣食住行中,传统日复一日地延续着。

趁着年底人齐了,将新春就要耍的竹马灯再预演一遍,是普迹镇金江村几乎每年都会有的过年程序。竹马灯的组织人依旧是70岁的张水生。在这个日子转得比车轮还快的时代,人们对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在农村,这份坚守也就愈显珍贵。

09版镜头-4.jpg

一直以来,浏阳西乡都有着“戏窝子”之称,普迹更甚。相比搭戏台唱大戏的繁琐,耍竹马灯对场地的要求随意多了。堂屋、稻田、屋场、阶檐……兴之所至,无地不可。人员就更简单了,一个完整的竹马队演员多不过十人:渔夫一人,蚌精一人,竹马一对为两人,持灯者两至四人。

所用道具,皆为84岁的艺人张启法亲手扎制——竹马是用竹篾扎制的,以前是用纸糊,如今多用丝绸或布。竹马的眼睛、耳朵可以用塑料泡沫进行雕刻,更显质感,或者用色彩喷绘而制。灯为竹篾扎的,分马头、马尾两截,系于表演者身前、身后。大蚌壳也是用竹篾扎的,外面用绸布装饰,并画成蚌壳模样。

09版镜头-5.jpg

这种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已经不单纯是娱乐了,而是更高层次的、对生活情趣的审美。制作道具,既需要灵巧的手法,更需要先天的悟性。而表演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文艺表演功底,更需要有一份对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因此,能见识到这门表演,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一如大年三十吃团年饭,过年表演竹马灯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年俗。从祖父至父亲再到自己,对张水生而言,竹马灯带来的欢乐是实实在在的,对它的热爱也是打心底里的。因此,让它在自己的手里传下去,也就成了一种责任与义务。

09版镜头-6.jpg

咚咚锵,咚咚锵……锣鼓响起,茶灯、竹马先走,献上一曲《拜年歌》后便是载歌载舞的蚌壳表演,由渔夫(丑角)、蚌精(旦角)表演渔夫撒网捕到蚌壳的故事情节。下沉、扣胸、曲膝、扭腰、晃肩、绕扇花……坐着小矮凳躲在蚌壳中梳妆的小蚌精娇羞可人,多情的渔夫对其一见倾心,滑稽、诙谐的小丑则作各种挑逗状……《拜年歌》后是《竹马歌》,最后才是集体亮相的《谢彩歌》,唱腔比较固定,唱词则十分考验表演者的临场发挥能力。表演场上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和,围观人群的欢歌笑语、逗乐打趣,非亲临之人难以感受其欢乐和精彩。

09版镜头-7.jpg

“进门先恭贺,四门四角要舞到,主人盛情要致谢……”表演了大半辈子,张水生退居幕后负责统筹。手把手传授的背后,精髓全靠那份心领神会。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技艺,还有枯燥生活中的一份热爱。

“元宵佳节到(呀),出门看热闹(呀)。西门来的竹马,竹马有几多……”有多久,你没有欣赏过这样一出喜庆的竹马灯表演了?在人文蔚起的浏阳,竹马灯这种民间艺术自成一家,曾见证了几多浏阳人的欢乐时光。在时光的演变中,不因各方冲击而消失,反倒越来越清晰。这就是本土文化,它佐证着浏阳河两岸的民俗的源远流长。

年俗记忆

据悉,竹马灯发源于汉朝,流传于南方,浏阳西乡最为盛行,甚至有“无竹马,不新春”的群众基础。

除部分服装外,竹马灯的道具几乎全是手工制作。所以,竹马灯是集故事情节、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信仰为一体的民间文化表演形式。

浏阳作家张星波在其作品《过年耍灯》中回忆,旧时年节,浏阳人特别爱耍竹马灯。人们对竹马灯文化的追捧和欢迎,代表着每一代人都在追逐着多彩的生活,期盼着更加幸福的日子。尤其是对西乡人而言,竹马灯既是年味,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