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低谷 栏上飞扬
浏阳少年黄深禹夺全国冠军,成绩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2025年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浙江赛区)U20组男子110米栏决赛赛场,黄深禹以绝对优势第一个冲过终点。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很高兴,终于拿到了!”11月4日,从全国赛场返回学校,18岁的田径运动员黄深禹一脸轻松。这一刻,他完成了期待已久的目标。
10月30日至11月2日,2025年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浙江赛区)在嘉兴举行。长郡·浏阳实验学校派出8名学生参加其中11个项目的角逐。面对来自全国的62支代表队,他们最终脱颖而出,共斩获5金1银1铜。其中,高三学生黄深禹不仅夺得U20组男子110米栏冠军,更以14.13秒的成绩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这枚金牌的背后,是他一路走来的波折与坚持。黄深禹原本主攻短跑,高一时因打篮球受伤休整一年。重返训练场后,教练员综合各方面情况,让其尝试转项跨栏。面对技术难度更大、训练时间更紧的挑战,他用一年多的时间默默打磨,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如黑马般“一路狂奔”,不仅夺得冠军,也成为浏阳首位在110米高栏(0.991米栏高)项目中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并摘得全国冠军的运动员。
赛场
从短跑到跨栏
“黑马”少年,疾驰飞跃
11月1日下午,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浙江赛区)U20组男子110米栏(0.991米)决赛即将开始。位于第3道的黄深禹微微俯身,目光凝视前方。发令枪响,他迅速启动,步伐紧凑而有力。

去年的浏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赛场上,黄深禹跨栏身姿矫健,目光坚定。
跨越第一栏时,黄深禹并未领先。他不断加速,跨过第二个栏架时已快出对手半个身位。栏间节奏流畅,攻栏动作干净利落,跑道与栏架仿佛是他早已熟悉的舞台。随后,他不断拉开与其他选手的距离,最终以绝对优势第一个冲过终点。
“14.13秒!”成绩亮起,场边响起一片惊呼。站在赤红色跑道上的黄深禹万分激动——目标,终于达成了!
“他发挥非常稳定,完全展现了训练水平。”黄深禹的主管教练潘毅洪站在终点区,语气中带着欣慰,“这孩子一路走来不容易。”
这是黄深禹第一次在全国赛场上取得佳绩。别看他在赛场上跨栏动作行云流水,每一次起跨充满力量,每一次落地稳如磐石,展现出超高的技术水平,但实际上,他从接触跨栏到参加比赛,不过一年多时间。
原来,从初中开始,黄深禹便是一名短跑运动员,在道吾中学田径队主攻100米短跑。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他顺利升入长郡·浏阳实验学校高中部,成为校田径队短跑运动员。然而高一刚开学不久,一次班级篮球赛中,他在抢篮板落地时不慎扭伤左脚踝。
“脚肿得很高,走路都困难。”母亲余丽回忆。他们辗转治疗、康复,但伤势迟迟未愈。“一般的扭伤几周就好,他却拖了整整一年。”
那一年,黄深禹暂时告别跑道。训练中断,成绩落后,余丽一度想劝孩子考虑放弃体育。“我能看出他不甘心。”余丽说,“他从不抱怨,每次康复都特别认真。他不愿就这样结束。”
波折
因伤中断训练一年
重新出发,在跨栏中找到转机
进入高二,黄深禹终于回到了田径场。
俗话说,熟能生巧。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需要保持长期连贯性,中断训练会导致体能和技能显著消退。已一年没有系统训练的黃深禹,即使非常努力,短跑成绩也已跟不上队友。
“那时候他很迷茫,不知道方向在哪。”教练潘毅洪回忆。看着身高已接近1.85m、腿长比例优越的黄深禹,再考虑到男子100m竞争异常激烈……潘毅洪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要试一试跨栏?”
跨栏跑在田径比赛中非常受欢迎,因为它结合了速度、技术和力量的要求,为观众营造了紧张的竞争感和精彩的视觉画面。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这是一项对技术、节奏、爆发力要求极高的项目。转项意味着从零开始,而黄深禹的高中生涯只剩不到两年。
但他没有犹豫。从腿部力量到起跑技术,从跨栏步到栏间节奏,他跟着教练一步步重新学起。“我们原计划用一年打基础,没想到他半年就掌握了。”让潘毅洪惊讶的是,黄深禹对跨栏的悟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这次还不是他最好的成绩!”潘毅洪说,今年春天,黄深禹前往成都参加2025年U系列田径联赛资格赛。这是他首次站上正规大赛的起跑线,“跑出了13.84秒,当时我们都惊呆了,这个成绩在全国年度排名上都能排上号。”
潘毅洪进一步解释,110米栏项目根据不同年龄段设定栏高。根据全国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成年组(栏高1.067米)一级运动员标准为14.73秒;U20青年组(栏高0.991米)一级标准为14.23秒;U18少年组(栏高0.914米)一级标准为13.73秒(以上均为电计标准)。“黄深禹满了18岁,跑的是0.991米的高栏。正常来说,一名跨栏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要逐渐从低栏过渡到高栏,但是黄深禹几乎没有练低栏,直接就是练高栏。”潘毅洪感叹,一个从未接触过跨栏的“小白”,训练一年多就能脱颖而出,背后是他的潜力与持之以恒的艰苦付出。
由于缺乏大赛经验,黄深禹在后续几次比赛中成绩出现波动。“每次都差一点,他很着急。”潘毅洪说,“他高三了,留给他的机会不多了。”
教练的鼓励、母亲的陪伴,让黄深禹逐渐学会与压力共处。“不要急,秋天一定会有收获。”潘毅洪告诉他。
而这一次,在浙江嘉兴,他做到了。
点赞
面对困难不怕,面对挫折不退
下一个目标:攻克成年栏
赛后,潘毅洪感叹,这次比赛对黄深禹来说极具压力和挑战。“今年以来,全国赛事只有2025年全国U系列田径联赛浙江赛区和广西赛区的比赛了,黄深禹两个赛事都报了名。如果这次没有达标,下次压力肯定更大。”好在,他做到了。不怕困难、不惧挫折的精神,让他实现了自我突破。
“我很为儿子骄傲,他坚持下来了。”母亲余丽一直默默记录着儿子的每一次比赛,成绩的起伏、情绪的波动,她都清清楚楚。“这次比赛前,他压力很大。赛后通电话时,他说站在场上非常紧张,甚至忍不住发抖。但即便如此,他依然顶住压力,稳定发挥。”
“一路走来,他很不容易,对田径是发自内心地热爱。”余丽回忆,早在初中时,儿子提出想加入校田径队,母子俩曾因此产生分歧。在听从母亲建议暂停训练半年后,黄深禹仍然坚定地想走体育特长生之路。“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后来我们约定——既要练出成绩,文化课也绝不能落下,他答应了我。”
进入高中后,黄深禹因受伤经历了一段迷茫期。转练跨栏之后,余丽明显感觉到儿子的情绪积极了许多。“虽然练跨栏时,他的脚趾常常撞得淤青,我看着心疼,他却从没说过放弃。”
“后来我也慢慢想通了,体育固然会占用一些时间,但它对孩子的毅力、坚持,对信心的激励,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余丽感慨,“他是个能静下心做事的孩子,对自己有要求。这次比赛,他就是抱着强烈的信念去的,认定自己能拿到,就一定要去拼。我很高兴,他真的做到了。”
眼下,黄深禹正安心投入训练与学习中。在这个冬天,他将重点攻克1.067米的成年栏训练,力争在开春后达到该栏高的一级运动员水平,并瞄准2026年高考的高水平运动员专业统考满分目标。在自己所热爱的这条跑道上,黄深禹正一步步走向更远的前方。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微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