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情系下一代,做退而不休的“育苗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5-10-22 09:44:05
微浏阳
—分享—

刘一江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情系下一代,做退而不休的“育苗人”

07版老友记-5.jpg

刘一江不仅在工作中全情投入,守护青少年成长,生活中更是年轻人的良师益友。记者张玲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情系下一代,携手向未来。今年9月,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599个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其中,浏阳市关工委主任刘一江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3年踏遍浏阳300多个村(社区)

刘一江出生于1959年,自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以来,始终将培育“党的好接班人”视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3年时间里,他马不停蹄跑遍了浏阳300多个村(社区),一步一个脚印探索调研。

“浏阳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革命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刘一江感叹道,即便在最偏僻的山乡,他也能真切感受到“红色基因”与“浏阳精神”的蓬勃生命力,这让他倍感欣慰。然而,如何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彼时并无现成的范本可循。浏阳虽具备组织阵地等基础条件和丰富的红色底蕴,但缺乏固定的队伍、长效的方法,未能形成独具一格的浏阳模式。

青少年阶段,恰似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与细心栽培。刘一江白天奔赴乡村,晚上伏案撰写方案,一个村(社区)接着一个村(社区)开展试点、总结经验,直至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章程,并在全市范围内普及推广。他提出的“教育引导、精准关爱、优化环境、培育典型”模式,为全市尤其是基层关工委组织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在刘一江的不懈努力下,浏阳已建起1143个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过去,关心下一代工作主要由老年协会的老同志们兼职承担,如今,全市已有4000余人主动担起了这份责任,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刘主任多年如一日,用责任和担当丈量浏阳每个角落,这份艰辛,大家都看在眼里。”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的同事们对他满怀敬佩。

热爱生活,是破解时光的“密码”

在多数人的固有认知中,“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的形象,往往是一位伏案劳形、两鬓斑白的长者形象,带着岁月沉淀的沉稳与沧桑。然而,刘一江却以其充满活力、与时俱进的生活态度,打破这一刻板印象。他不仅在工作中全情投入、专注执着,也在自我挑战与成长中永不止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退休之前,刘一江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丰富多彩的奋斗史。他曾在十多个不同的单位留下自己的足迹,从乡镇基层到部门机关,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基层历练,到民主与法制一线的奋斗,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退休原本是安享晚年的开始,但对他而言,却是人生新旅程的起点——一段关于重新出发、不断挑战、实现新价值的全新旅程。

“我每天仍以正常的工作节奏投入到关工委的事务中。”刘一江说。他与年轻同事共同讨论、策划活动。在2023年浏阳关工委承办的“湖南省第二届少儿陶艺大赛”中,不管是前期构思,还是现场执行,每个环节都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与他分享生活点滴,他也成为年轻人心中的良师益友。

生活中的刘一江,从不与时代脱节,他善于运用网络热词和表情包,轻松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他保持思维的活跃与开放,成功化解代际沟通中的障碍。

“破解时光的密码,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刘一江笑着说。那份对生活的热忱、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执着、对挑战的无畏,从未因为退休而消退。他始终怀揣一颗年轻的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每一刻,让人生持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延伸阅读

全民共“育苗”,处处是“花圃”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支队伍的力量也难以满足所有需求。在刘一江看来,只有全社会携手行动,才能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灯塔。

“我们打造传统文化阵地,助力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枨冲镇新南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扶敏介绍,村上自2021年建成中医药文化馆以来,每年接待十多批次学生参观学习,使得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文化自信。

在服务青少年方面打造出品牌的还有官渡镇竹山村,其“国学文化馆”影响深远,村上邀请退休干部为孩子们上传统文化课、党史思政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清泉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北盛镇亚洲湖村更是创新实践家、校、社会的协同“育苗”。村上11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1名“学长”,联动家长陪同孩子们健康成长。在这股“优育家庭”“优育屋场”“优育片区”的风尚之下,全村少有家长沉迷于棋牌娱乐,而是以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为傲。

在浏阳,全民“育苗”的潮流还在涌动。越来越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应运而生,如荷花街道的“爱在荷花·共护成长”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品牌、胡耀邦故里管理局联合融媒体中心连续五年举办的“童心永向党”湘赣边红领巾讲红色故事讲演大赛活动。越来越多的关心下一代力量不断汇聚,如永安镇退休教师刘谷君创建“谷爹工作室”、大围山镇退休教师李远护开展公益讲座等,共同为下一代的全面发展推波助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浏阳日报-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