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阳镇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党建“523”办好民生实事
如今,西园村横山片的22套新型太阳能路灯已安装到位,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西园村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傍晚,洞阳镇西园村村民李丰盈走在平整的村道上,头顶是一盏盏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以前晚上出门得摸黑走,现在路灯亮堂堂的,心里踏实多了!”
这一变化,得益于洞阳镇创新推出的党建“523”民生实事项目。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洞阳镇在全镇开展“党员微实事、群众大满意”和党建“523”民生实事项目,按照镇、村、受益群众5:2:3的筹资比例,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50盏路灯照亮村民“平安路”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有效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将服务群众的承诺落到实处?洞阳镇党委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党员微实事和党建“523”民生实事项目。
西园村横山片的村民便是“523”项目的受益者。此前,该片区部分路段的路灯年久失修,夜间照明不足,村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群众的需求就是行动的号角。西园村党总支积极响应,依托党建“523”民生实事项目机制,将横山片路灯安装与维修工程提上日程。
按照项目资金筹措原则,受益群众需承担30%的资金。“修路灯是惠及百姓的公益事业,我们一定大力支持,争做带头人。”得知消息后,村里的老党员杨俊祥主动出资2000元,村民们纷纷跟进,踊跃参与筹资。
从项目启动到竣工,仅用时10天,22套新型太阳能路灯安装到位,28盏故障路灯得到维修。施工过程中,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跟进监督,确保每一分资金用在实处。
鑫园社区党支部也借助党建“523”民生实事项目,对小区监控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更换了80个高清摄像头,增加1台录像机和1台65寸显示器,为居民和商户营造了更加安全、安心的居住和经营环境。
旧坪蝶变篮球场,增添乡村“幸福味”
10月,秋意渐浓。走进洞阳镇东园村瑞林片瑞林组,一个崭新的篮球场映入眼帘,周边还装设了各类健身器材,施工人员正忙着进行最后的绿化收尾和路灯安装工作。
数月前,这里还是一个晒谷坪,因年久失修,地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积水严重。为切实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东园村瑞林党支部申报党建“523”民生实事项目,迅速启动晒谷坪改造工程。
得知项目资金存在缺口,党员率先带头捐款,村民积极响应,共自筹资金36000元,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项目推进过程中,瑞林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入户走访,收集村民意见,制定详细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党员志愿者全程驻守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协调施工矛盾,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最终,该项目共完成广场硬化2000平方米,并建设了一个篮球场,安装了篮球架、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惠及约100户村民。
如今,这里成为了村里最聚人气的地方。白天,这里是晾晒谷物的好场地;傍晚及节假日,这里便成为村民健身锻炼、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心。
“未来我们还计划完善灯光、看台,建设游步道,打造更多微景观,让这里成为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东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欧阳清和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洞阳镇“523”民生实事项目已成功申报8个,总投入63万余元,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集中、关切度高的民生问题。洞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这一机制,倾听民声、汇聚民力,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