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力量持续搜救创造生命奇迹
5月21日,走失6天5夜的74岁老人郭友余,在淳口镇向坪村一处密林中被救援人员成功找到。刘坤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
“老人找到了!”5月21日11时58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终于传来——走失6天5夜的74岁老人郭友余,在淳口镇向坪村一处密林中被救援人员成功找到。
令人欣喜的是,老太太被找到时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还能够与人简单交流。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将她送医治疗。
多方力量协力搜救走失老人
?5月15日下午,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郭友余老人从鹤源村家中走失。家属通过电话手表定位发现老人在向坪村,但搜寻未果后报警求助。
淳口派出所高度重视,派出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并立即上报市局和淳口镇政府。
“打老人的电话手表一直没人接,有时候还会被挂断。”淳口派出所驻向坪村辅警刘坤介绍,在调取监控发现,老人曾出现在向坪村龙溪谷山林附近。
当晚,淳口派出所和社会救援力量在龙溪谷附近展开搜寻,市公安局也派出支援力量开展寻找。
随后几天,包括警方,岳麓蓝天救援队、淳口应急突击队、浏阳市公益救援队、浏阳蓝川救援队,以及向坪村、鹤源村村民在内的100多名救援人员持续在向坪村附近山林开展搜寻。
“村民一去就是几十人。”向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强介绍,他第一时间将老人走失的情况发布在了向坪村村民群里,村民们熟悉地形,每天都自发参与搜救。
不过,因为山林茂密、地形复杂,加上老人手表关机,接连几天搜救工作都没有发现老人。
密林中成功寻获老人
5月21日清晨,向坪村村民吉仕献跟随民警、公益救援队伍和其他参与搜救的村民一起,再度在龙溪谷附近的山林搜寻。
“前一次的搜寻没有发现老人行踪,这次我特别留意那些人不太好进去的区域。”吉仕献说,林木茂密,加上早上下了雨,道路湿滑十分难走。
为了扩大搜寻范围,他和同伴抵达山头后便分片发散出去寻找。找到第三个山头时已经是当天11点多,吉仕献没有停下脚步,“爬上来一趟不容易,我想尽量多找一下,毕竟人命关天。”
吉仕献平时在山里养蜂,对这一带的山林十分熟悉。他在密林中一路穿梭,不断挥砍镰刀开路,浑身都湿透了。
搜寻中,山体斜下方的一块区域引起了吉仕献的注意。“灌木丛附近的一大片杂草都倒伏了,部分树枝也被折断,和周边的自然环境明显不一样。”他判断这里近期有人活动过。
刚走近这块区域,吉仕献就听到了树枝被掰断的声音。他快速走过去,只见一个穿着格子衫,赤脚的老人坐在湿漉漉的地上。“是郭友余不?大家都在找你。”老人意识比较清楚,连忙点头称是。
确定身份后,吉仕献立即联系了救援人员和老人家属。一个多小时后,老人被安全转移至山下,送往医院救治。
经检查,老人除了肺部有些感染外,其他状况良好。
6天5夜野外生存创造生命奇迹
救援人员介绍,老人被找到的地方距离家里超过20公里。
“找到老人时,她搜集了很多树叶在身边,还不断在掰树枝做柴火。”刘坤介绍,现场询问老人时,她说这几天都靠周边的树叶、树皮、露水、雨水维持生命。
由于弄丢了鞋子,老人无法在山里行走太远,于是几天以来都几乎待在这一区域。
“老人行动不便减少了消耗,加大了生存的概率。”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说,“这次救援,当地警方响应非常快,并第一时间发动了村民和附近救援力量,能够顺利找到老人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老人走失的山林不但植被茂盛,并且有不少悬崖绝壁和视野盲区。“老人走进山林后几乎就再也没有线索和方位信息。搜救的这几天,林间温度相对较高,竹林、灌木等部分区域有不少热源干扰,导致热成像仪无法准确识别被困者。”谭章说。
谭章同时提醒,为老人购买定位手表时,最好选择带着GPS或者北斗定位功能的产品。
家属徐希介绍,老人从小长在农村,加上常年干些农活,可能户外生存能力比较好,因此这6天5夜硬是扛下来了。“除了幸运之外,今后我们一定会加大对老人的看护力度,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再次向所有救援人员表示感谢。”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